-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设计的手法与技术
本文在对国内外景观设计先进教育的基本评价的基础上,揭示了生态设计的具体应用技术和技术手段,探讨了我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项目的发展方向。对景观设计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量化评定标准
所谓生态设计,是指融入一定生态理念的设计。究竟什么样的景观设计才可算作生态设计,如今也没有统一的量化评定标准。笔者认为,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等手法的简单叠加,相比常规设计,它更重视维护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观设计的时尚和趋势
综合国内外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那些融入浓厚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愈来愈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在那些出色的生态设计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主要有生态优先、保留与再利用、再循环利用、利用自然规律等表现手法以及对太阳能和风能等的高科技利用。
2.1 公园保留、建设规划与景观
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保护好场地原有生态环境。
在美国查尔斯顿水滨公园设计中,不仅保留而且扩大了公园沿河一侧的河漫滩用以保护具有生态意义的沼泽地(见图1);在IBM索拉纳园区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景观与环境优先的原则,并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力争使影响减到最小,保护了大片可贵的大草原与岗坡地等当地自然景观。最具代表性的还应算是中山岐江公园,面对保护古榕树和防洪的双重挑战,俞孔坚教授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开渠成岛,保护了场地原有的古榕树,同时也满足了过洪端面的要求。
2.2 回归原有的改造手法
对场地原有元素的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作为一种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受设计师的青睐。在对大量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中,景观设计师面对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工业元素,尊重场地现状,采用了保留、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
1972年Richard Haag主持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首先应用了“保留、再生、利用”的设计手法。面对原煤气厂杂乱无章的各种废弃设备,他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历史和基地原有特征,把原来的煤气裂化塔、压缩塔和蒸汽机组保留下来,保留了工厂的历史;并把压缩塔和蒸汽机组涂成红、黄、蓝、紫等不同颜色,供人们攀爬玩耍,实现了原有元素的再利用。
继西雅图煤气场公园改造成功后,德国鲁尔工业区众多工业废弃地的改造都应用了类似的生态设计手法,比较典型的是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设计师保留了原钢铁厂中的炼钢炉、鼓风炉和混凝土构筑物供游客攀爬,并对原址中遗留的钢轨、铁砖等材料进行了充分的再利用,块铁砖被拼成“金属广场”、废弃的铸铁用做大地艺术的材料(见图2)。
受西方废弃地改造手法的影响,我国的俞孔坚教授在广东省佛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造而成的中山岐江公园,保留了原场地的铁轨、船坞、水塔、龙门吊以及许多机器,并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再生和再利用(见图3)。
保留与再利用的设计手法,对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进行保留,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这种处理手法保留了场地历史,节省了材料,也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一种生态的设计手法。
2.3 然后循环使用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利用雨水等可再循环资源。
2.3.1 雨水收集系统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代景观生态设计手法的重要体现。在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的设计中,设计师就将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在柏林波茨坦广场设计中,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雨水收集系统,广场的水景用水、卫生洁具的冲洗、植物的浇灌等用水都来自于收集的雨水。
在这些作品中,设计师通过对雨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城市水资源,同时也具有泄洪排涝、减少初期雨水污染等作用,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2.3.2 太阳能电池再利用
以最大限度应用自然能源为导向,以德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的研发机构研发出了多种用于建筑和景观的太阳能设备,例如德国研发的航空真空管太阳能收集器、高效太阳能电池、隔热透明玻璃等。Bodo R a s c h为沙特阿拉伯麦加某清真寺广场设计的遮阳棚是有太阳能电池控制其开合的,伞的机械用电可由太阳能电池自行解决。目前,我国已有建成的公园采用太阳能灯具,如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上海梦清园设置了采集太阳能和风能的装置,为水泵提供部分动力,具有利用自然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意义。
2.4 自然生态原则
自然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