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痰瘀伏邪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发病关系的初步探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紧张和间歇性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胸闷和胸痛范畴。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即针对临床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总结其临床主要中医证候要素, 以确定临床主要证候分型, 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发病本质进行初步探索。
1 数据和方法
1.1 文献纳入的情况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门诊 (或住院) 患者, 共入组研究病历460份, 经剔除不符合方案的病历16份后, 共有444份有效病历进入最后统计。444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07例占46.62%, 女性237例占53.38%;年龄最大者93岁, 最小者31岁, 平均年龄61.7岁。
1.2 诊断标准
1.2.1 心功能检查及诊断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参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运动试验阳性;心肌核素扫描阳性;冠脉CT阳性;冠脉造影确诊;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具备以上1项即可诊断。
1.2.2 诊断症状的基准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3 标准物质的包含
确诊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或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意识清醒且能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
1.4 合并其他心脏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1个月内心绞痛发作过的患者;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本病辨证及收集资料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如甲亢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 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疾病者;拒绝合作或因患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
1.5 标准的删除
凡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资料不全等影响中医证候诊断判断者。
1.6 信息录入和调查表
采取直接观察法, 即医生对患者采取临床诊察和访谈的方式, 搜集其中医证候表现、四诊信息、基本信息、心绞痛发作时间、频率等, 于24 h内填写证候调查表。对主要症状、证型及证候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把构成比小的 (无统计学意义) 删除, 将提炼的主要症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 最后总结归纳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分布特点。
1.7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聚类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审核调研资料将全部数据输入专用数据库。
鉴于本研究中所有症状取值都是0-1二分类 (其中0表示无症状, 1表示有此症状) , 而此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症状变量进行聚类, 为此不采用传统的聚类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2010年提出的多重一致性聚类分析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MCA)来探索444人可能出现的证候, 及每个证候所包含症状的情况, 得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在心绞痛发作前后症状上的差异点。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的症状
表1显示,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时各症状出现频数及百分率, 将其中所占比例小于1%的症状给予剔除后统计结果。
2.2 成证素/证候
表2、3显示, 利用聚类分析把发作期与缓解期的症状初始划分为5类, 然后依据中医学理论进行筛分、合并或微调, 组成证素/证候。
将上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444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 气虚型320例 (72.07%) , 阴虚型87例 (19.59%) , 阳虚型114例 (25.68%) , 血瘀型401例 (90.32%) , 痰浊型203例 (45.72%) , 气滞型187例 (42.12%) , 寒凝型40例 (9%) 。
2.3 心绞痛的发作期与缓解期
比较444例确诊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 (缓解期界定为心绞痛症状稳定后的3个月) 症状, 最终筛选出16项症、舌、脉贯穿于心绞痛的发作期与缓解期, 即胸痛、心悸、胸脘痞满、淡舌、胖大舌、紫暗舌、腻苔、细脉、脉沉等。
3 中医证素聚类分析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广泛存在于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动脉血管中, 故该疾病几乎是不可能完全治愈的。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如果斑块较为稳定, 则症状可以不显著, 而在其他因素作用下斑块失去稳定性时, 则表现出心绞痛症状, 这与中医伏邪理论十分契合。
我们通过前期文献检索及临床实践发现, “痰浊”及“血瘀”这两个病理产物在中医胸痹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回归分析将心绞痛发作时与非发作时的症状进行对比发现, 胸痛、心悸、胸脘痞满等16项症、舌、脉表现贯穿于本病发作与缓解的全过程, 此16项临床表现即为“痰”、“瘀”的证候要素。对444例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_1831893502精品.doc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1000C7-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中语文专题一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doc VIP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门式钢架房屋技术规程2002.pdf
- 《2校园的树木我修剪》(教案)人民版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报价单模板模板.docx VIP
- 意外事故调查表(标准范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