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于胃肠功能紊乱。它指的是一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状态异常、间歇性发作和异常的肠道疾病,以及不能解释为语言和生物化学异常变化的患者。中医没有此病名,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主要将其归属于“腹痛”、“泄泻”、“便秘”的范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隐匿,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西医无特效治疗措施,而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本病临床表现多样,证候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探求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1 数据和方法
1.1 临床研究表
随机选定于2011年8月—2012年4月到我院就诊并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调查表采用国家“973”计划——肠易激综合征从肝论治的作用机制及证治规律研究根据前期文献研究所编制的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由调查医师对患者进行现场访谈并填写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由两位副高以上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诊断填写中医诊断及证型。
1.2 中医诊断及统计分析
本研究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不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因器质性疾病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者;有腹部手术史者;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抑郁症患者。中医诊断参照2006年李乾构主编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
调查结果经EpiData3.1数据管理软件进行双人录入,核查后导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3种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年龄性别分布
共收集病例104例,男37例,女67例。年龄为21~77岁,平均(38.86±14.59)岁,其中:青年有72例,中年有17例,老年15例。
2.2 关于四个诊断信息
见表1~3。
2.3 中医诊断和辩证法的分类
见表4。
2.4 bartch球形检验
分析前先对本资料进行KMO检验统计量0.5050.5,提示适用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0.05,认为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作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见表5。
2.5 聚类分析结果
经过反复多次探索性分析,最后选择Ward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作为度量方法,选择相关系数距离(Pearson correlation)作为距离测量技术,对79个症状指标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分析整理公共因子所属类别,聚类结果如表6~7。
聚为3~4类过程从略。
3 中医证的本质属性
“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而确定其病位和病性等病理本质,即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以及分析中医证候特点的关键,是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统一体系的基础。朱文峰在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将辨证的精髓归纳提炼为辨病位、病性的50项证素,并提出“证素辨证”新概念。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又称集群分析,它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可将一些观察对象依据某些特征加以归类,在生物学和医学分类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聚类分析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分类方法,可以将一组数据按照本身的内在归类较合理的分为几类,缩小了以往全凭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由于中医证的分类、组成和演变中包含着多元模糊的数学思想,而将数理统计引入证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科学的。有学者认为,中医体质、证候的分类、症状的组合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实现。
3.1 患者证候因素分析
根据专家对每名患者的分型诊断,对104例被调查者的证型进行证素拆分,共提取证素9个,其中病因/病性证素5个,病位证素4个。5个病因/病性证素中,气滞出现频率最高,为88.5%,其次为气虚、湿、热、阳虚,频率分别为85.6%、7.7%、7.7%、3.8%;病位主要在脾(97.1%)与肝(88.5%),其次为胃和肾(7.7%和3.8%)。通过因子分析,本研究收集的104例患者中涉及的主要证候要素有:肝、脾;气滞、气虚等;与肾的关系不明显。
结合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病位主要在肝、脾、大肠,病性主要为气滞、气虚等。与历代医家对IBS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景岳全书·泄泻》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使然”。
3.2 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证型主要有肝脾不和(F1、F11),肝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