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6区管道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丹6区管道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 1 特殊地貌条件 2003年,苏联6个区的原油管道建成并开始生产。该管道从富拉出发,距离卡拉穆钢矿场附近的末站,全长715公里,全长609.6毫米。管道走向由西向东,穿过热带雨林边缘、热带草原,入热带沙漠,跨戈壁丘陵等自然地貌区。管道沿线地形大部分起伏和缓,但有些地段则存在特殊地貌,如湖盆滩地、大型季节河冲沟、冲刷洼地、尼罗河穿越等。具体而言,从首站(KP00)至KP120(注:KP为管道里程桩英文缩写),为典型的热带雨林边缘地带,植被茂密,土壤类型为黑棉土、砂黄土,每逢雨季洪水肆漫,沼泽广布。水工保护工程及管道伴行路在雨季经常遭到水毁。从KP120至3号站(KP280)这一段为热带草原,地势平缓,土壤类型为砂黄土。但部分区域有大型季节湖和季节河数条,因此冲沟发育,沟道侵蚀、河床下切、沟坡扩展现象较为严重。在KP280至末站(KP715)这一段为热带沙漠、戈壁,土壤类型为沙土和砂岩。除在KP450附近有湖盆滩地及在KP702处的尼罗河管道穿越处存在地质灾害风险外,此段区域潜在地质灾害较少。 2 有害过程和现象 地质灾害一般是指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所产生的有害过程和现象。影响苏丹六区原油外输管道安全运行的地质灾害可归纳为:水力侵蚀、土壤重力侵蚀、季节河洪水冲蚀、河流横向摆动侵蚀、特殊土体侵蚀等5类。 2.1 冲沟下切、沟岸扩展和深刻性侵蚀 水力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一种形式。水力侵蚀主要表现为沟蚀,沟蚀又称为线状侵蚀,其形态包括浅沟、切沟和冲沟等。沟蚀是对油气管道工程危害最为严重的侵蚀方式之一,其方式为冲沟下切、沟岸扩展和溯源侵蚀。6区管道从首站至3号站(KP280)这1段区域地处热带雨林边缘、热带草原,土壤大部分为黑棉土和砂黄土。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并在冲沟内形成汇水。冲沟可以造成管道裸露悬空,可以冲毁管道伴行路。6区管道经常在雨季遭受严重的水力侵蚀。2006年,在距首站58 km处,仅一次强降雨就将大部分管道伴行路冲毁,并形成多处冲沟以及管道的裸露。 2.2 土体抗滑塌机理 传统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研究通常将重力侵蚀划分为滑坡和滑塌2类。6区管道在KP165、KP253季节河两岸的土体为深厚的砂黄土,砂黄土垂直节理发育。雨季时,雨水顺砂黄土节理下渗而形成接触面径流带,在土体重力的作用下进而触发滑塌。这种侵蚀可造成河岸护坡毁损,是穿跨越管道的危险所在。 2.3 外输管道沿空模块 季节河洪水对管道的冲蚀表现为3方面:①由于洪水强烈的冲刷淘蚀作用使河流穿越段管道的覆土减薄,埋深达不到要求,加之没有水工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造成穿越段管道裸露悬空;②穿越段下游河道在湍急水流的冲蚀下(洪水中携带大量的沙石)快速下切,并向上游推进,形成典型的“溯源侵蚀”,使管道敷设基础面临被淘空的危险;③由于季节河两岸土体属砂黄土,在水流侧蚀的强烈作用下,极易发生坍塌,进而使河道拓宽,危及护坡。 6区原油外输管道在KP253季节河区域同时存在上述3种形式的洪水冲蚀。该处管道设计埋深约为1.2-1.5 m,竣工投产两年后(2006年)该区域季节河洪水泛滥,水位暴涨,强烈冲刷管顶覆土,致使管道裸露长达120 m并产生部分悬空(如图1所示)。对该段进行回填夯实之后仅1 a(2007年6月),大致在同一区域,管道又被季节河强烈冲淘而再次裸露。同时,在距管道约40-50 m的河道下游,坚硬的砂黄土河床在剧烈的涡旋作用下形成无数规则的但内径及深浅不一的“窝形坑蚀”。“窝形坑蚀”连片后,面积逐渐扩大为更大的坑蚀,并在“坑头”处形成很深的“V”形下切。最大下切深约10 m,宽约6 m,长35 m。从2006年开始,通过连续3年的监测,下切形成典型的“溯源侵蚀”,“坑头”有明显上移趋势。另一方面,季节河两岸的护坡也因侧蚀而出现大面积坍塌,致使河槽逐年加宽。 2.4 河流主流横向位移导致管道露地失固 苏丹6区管道遭受的河流横向摆动侵蚀主要是由于旧河床堆积抬高到一定程度后主流位移造成的。这种侵蚀对管道的安全威胁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河床的位移使原管道弹性敷设爬升段暴露于新的河槽内,从而导致管道外露;另一情况,这种摆动所形成的新河槽远离爬升段,但由于新河床下的管道未经深埋处理,在河流的冲刷下覆土减薄,同样也会造成管道裸露。6区管道在KP58、KP165及KP253处均有大型季节河穿越。因河流主流横向位移而造成管道裸露时有发生。仍以KP253处的季节河为例(如图2所示),2005年以前的旧河道由于泥沙淤积而使河床抬高。2006年雨季,该季节河水量猛增,发生主流位移,生成新河道。而新河道下管道未经深埋,因此,发生前述洪水冲蚀过大而造成管线裸露120 m的事故。 2.5 特殊土壤侵蚀 埋地管道会不可避免地遭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