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鹤鸣》看鹤文化的由来与流变
如何取长补短,巧取良间,树立齐齐哈尔旅游品牌形象,笔者认为应以以下方式展示。我个人认为,一是以鹤闻名,创造世界品牌,二是规划城市形象,三是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旅游渠道。
一、 明清时期:神道的出现与武学神品的盛行
在中华文化中, 鹤不同于一般的鸟类。她总是与人们美好的期望相伴, 是吉祥、长寿、忠贞、仙雅、健美的象征, 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鹤文化。历经几千年, 鹤文化已渗透到中华文明的许多领域, 水乳交融, 构成我国民族文化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追根溯源, 鹤文化大约萌芽于3000年前。《诗经》中就有《鹤鸣》一章, 用鹤栖息于野草之中并善于鸣叫, 来比喻隐居山野而品德高尚的贤能之人, 教诲统治者任用他们。这是可以查阅到的最早在古文献中出现的鹤的艺术形象。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馆的文物珍品——莲鹤方壶, 建造于春秋时代, 是我国现存以鹤为造型的最早的青铜工艺品。有趣的是, 那只鹤竟傲然立于莲花之中。莲花几乎是中国人心目中圣洁、高雅的代名词。因此鹤在设计者眼中的品格, 已不言而喻。在这个时期, 尽管鹤刚刚开始融入文化, 就被赋予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高贵的品质。但是, 作为艺术, 这些作品, 都显示出一种古朴原始, 未能脱离作为自然物——鹤本身的范畴。
由自然物转向神化, 是鹤文化的第一次飞跃。汉朝以后, 在艺术作品中, 鹤已真正成为天国仙禽, 被完全神化。随着东汉末年道教的发展, 宫廷对道教的尊崇, 鹤渐渐成为神仙和道士的化身。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字形西汉帛画为证:五只鹤仰首而鸣, 与女娲娘娘相依相伴。到了唐宋时期, 不少文人、雅士、学者、高僧、道士, 借鹤抒怀, 促进了文坛、画苑鹤艺术的繁荣。鹤的形象美, 也日趋多元化。而隐逸之士与鹤的结缘, 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千古美谈和佳篇。这些, 都标志着鹤文化经历了由神化而进入艺术化的新阶段。明清两代, 由于人口骤增, 生产活动范围日益扩展, 鹤的栖息地随之缩小, 鹤已成为难得的珍禽, 身份愈显高贵。这一时期, 鹤不仅被饲养于皇家园林之中, 而且其艺术化造型, 如铜鹤、仙鹤图案等, 也成为帝王殿堂、皇家亭阁的吉祥物、装饰品。清代更将一品文官补服的徽识, 定为仙鹤, 将丹顶鹤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龙凤的崇高程度, 而与一品武官徽识——神话中的麒麟分庭抗礼。这是鹤的文化地位的又一次腾升, 即“贵族化”了。
谋求生长不死、灵魂乃至肉体的飞升, 是一个古老而具有诱惑性的话题, 秦始皇为之而求不死之药, 汉武帝迷信方士之言苦炼仙。不死, 这是一个使人困惑、迷茫的千古难题。这个难题面前, 古人似乎是找到了鹤。个中缘由, 也许不仅在于鹤的飘逸、善飞, 具有仙人、羽客特征, 而关键在于它的长寿。一般来讲, 动物个体越大, 其寿命相对越长。鹤属于个体较大的鸟类, 寿命自然在鸟类中是比较长寿的。鹤的寿命可达60多年, 现在看来并不算长, 但这样的高寿, 对于几千年前的古人而言, 已经是罕见的寿星了。鹤, 不仅成为神仙的坐骑, 本身也自成为仙。因此引出了许多与仙人及仙鹤的故事和传说。
丹顶鹤的羽毛洁白如雪, 体态亭亭玉立, 因而成清高雅士自诩的对象, 并且常常在家中饲养以供观赏, 其历史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就有卫王懿公好鹤亡国的精彩描述。此后, 历代养鹤之风盛行。一直到了明代, 在一些典籍中仍有饲养丹顶鹤的记载, 可见养鹤、驯鹤的习惯在我国持续了1800多年, 还出现了比较重要丹顶鹤的专门性著作, 如《相鹤诀》和《相鹤经》。《相鹤诀》虽全文不过159个字, 但对于丹顶鹤及其饲养方法、驯化方法, 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如“胫碧、毛羽莹洁, 颈纤而修, 身耸而正, 足癯而节高”为鹤的最佳的体态特征。饲养丹顶鹤“屋必近水竹, 给以料必备鱼稻”, 指出了它的栖息地的基本环境特征和食物构成。《相鹤经》中虽有些神话传说成份, 但在丹顶鹤的形态描述上仍是很具体的, 尤其能结合它的生活习来看待形体的结构, 更是难能可贵的。例如“食于水故啄长”, “轩于前故后指短”, “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周”, “翔于云故毛丰”、“长颈竦身则能鸣”, “凤翼雀尾则善飞”。这些史料, 对今天研究丹顶鹤仍不失其宝贵的价值。
二、 以抗“虎”为主题,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按照国家林业局2003年4月提出的我国将着手组织评选国树、国鸟、国花的要求, 经过中国新闻网的网上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国鸟的投票选举, 丹顶鹤在国鸟的评比中遥遥领先, 在吉祥物的评选中也仅以微弱的劣势次于大熊猫列第二位。丹顶鹤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鹤城——齐齐哈尔也借势发挥, 打亮鹤牌, 见效旅游等多个领域。
在黑龙江省西部, 齐齐哈尔市东南, 嫩江的乌裕尔河下游, 有一片广阔的沼泽湿地, 苇草丛生, 鱼类丰富, 适于丹顶鹤和其它水禽栖息。1979年在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