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孩儿]的宫调、格律与联套方式在诸宫调中的实践.docxVIP

[耍孩儿]的宫调、格律与联套方式在诸宫调中的实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耍孩儿]的宫调、格律与联套方式在诸宫调中的实践 ? ?   J607 :A 1001-9871(2017)04-0080-13   [耍孩儿]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曲牌,它历经了宋、元之诸宫调,元、明、清之杂剧,明、清之传奇,宋以后各代之散曲,明、清之俗曲等多种中国传统音乐体裁。在上述诸品种之中,诸宫调是最早使用这一曲牌的说唱形式,也是在说唱与戏曲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说唱品种。本文以该曲牌在诸宫调中的发展、衍变轨迹为例,通过分析现存不同时期的诸宫调作品及其中[耍孩儿]在隶属宫调、文辞格律及联缀形式等方面的特征与发展过程,探求传统曲牌及曲牌体音乐体系的一种衍变路径。   一、诸宫调作品及其中的[耍孩儿]曲牌   诸宫调是初现于北宋,在宋、金、元三代得到持续发展并取得重要艺术成就的大型说唱品种。从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仅有三部作品留存,按创作时间的先后为序,分别是宋代的《刘知远诸宫调》、金代的《西厢记诸宫调》与元代的《天宝遗事诸宫调》。以下分别介绍该曲牌在此三部作品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一)《刘知远诸宫调》中词体形态[耍孩儿]的初现   元、明、清三代的各种典籍并未记载《刘知远诸宫调》这部作品,而且原书也不见传世,因此该部作品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初,俄国柯智洛夫探险队在我国甘肃、青海和蒙古一带考察时才发现了古代的黑水故城遗址,并在其中发掘出一批古书,至此,《刘知远诸宫调》才得见天日。该书于1958年由苏联送还给我国。同年8月,文物出版社将其影印并出版。它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库①。该部作品原有12卷,目前仅残存4卷多,其中头、尾两卷完整,第三、十一卷有残缺,而第四到第十卷佚失。本文仅能对于其残存的三分之一文本进行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部作品的形成年代仍未达成共识。郑振铎先生曾经在《宋金元诸宫调考》(1932年)一文中提出,它“完全是金代(公元1115-1234年)刻本或稍后的蒙古刻本的样式”②,此后,学者们大多认同并采纳这一观点。近几年,龙建国通过对该作品“描绘的文化背景”“所用的职官和兵制名称”“叙述故事的语言”,以及引用的“事物和典故”③等几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该作品为北宋后期作品的结论。虽然该结论还有待于出土文物、文献的进一步支撑,但其扎实的论据与详细的论证过程,促使笔者暂且采纳他的观点,将《刘知远诸宫调》视为目前所见最早出现的一部诸宫调作品。关于《刘知远诸宫调》中般涉调与[耍孩儿]的现存情况可见图表1。      (二)《西厢记诸宫调》中词体形态[耍孩儿]的发展   金代的《西厢记诸宫调》因作者是董解元,而又被后人称为《董西厢》,是目前所见唯一的一本保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共包含八回。关于董解元的生平,只有元代钟嗣成在其编著的《录鬼簿》以及元末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之中有简要记述。《录鬼簿》载:“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④即认为他是金章宗时期的人,并由于是他首先创作了诸宫调作品——《西厢记诸宫调》将其列入诸曲家之首,且归入“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⑤。由此可见在钟嗣成生活的元代,早于《董西厢》形成的《刘知远诸宫调》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以至于钟嗣成将董解元视为创作诸宫调作品的第一人。从现存的资料可以看出,一方面董解元是金章宗时期的一位文人,但其社会地位或政治地位并不高,以至于有关他的记载才会如此寥寥;另一方面董解元较为关注或接近民间音乐与民间文学,因为他目前所留下的作品主要是以民间属性极强的诸宫调与“乐府”歌曲为主。此外,通过该诸宫调作品之中[醉落魄缠令]以及[整金冠]和[太平赚]等曲牌中董解元一些自我介绍性质的话语,如“秦楼榭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教惺惺浪儿每都伏咱”⑥以及在[般涉调·哨遍](断送引辞)的自我评价“俺平生情性好疏狂,疏狂的情性难拘束……比前贤乐府不中听,在诸宫调里却着数”⑦来看,他具有豁达、开朗、无拘无束的性格,并以民间流行之说唱形式——诸宫调为载体来抒发自己的真性情。而在同一套曲的[柘枝令]中,则以“也不是崔韬逢雌虎,也不是郑子遇妖狐,也不是井底引银瓶,也不是双女夺夫……”⑧的语句,凸显了他热爱并谙熟传奇、小说等俗文学的个人好尚。如此性格与好尚,促使他以当时十分流行的诸宫调形式来描写动人的爱情故事——《西厢记》,而且在后世得到了多次刊刻与广泛流传。据《全诸宫调》“前言”的统计,其版本包括从明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10余种。   关于《董西厢》之中般涉调与[耍孩儿]的现存情况可见图表2。      (三)《天宝遗事诸宫调》中曲体形态[耍孩儿]的出现   《天宝遗事诸宫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元代唯一一部存有曲词的诸宫调作品,但它也并非完整,而是后人经过搜集包括《雍熙乐府》《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以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诸部文献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