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信期绣纹样研究
自秦汉以来,楚文化一直以其壮丽、浪漫、玄想而闻名。这是马王堆墓出土的“t”形丝绸画,以及各种云图案的图案。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中,最典型的三种刺绣品种包括:“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都以极精简而优美的纹样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或对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其中,“信期绣”出土数目最多、纹样最精美,它的纹样构成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对后来刺绣艺术和图案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当代艺术设计表现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信期绣”纹样的由来和内涵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中,有大部分是“信期绣”纹样。辛追夫人入棺时包裹着各式衣着、织物共20层,其中第5层、第7层、第11层、第13层、第15层以及第20层贴身穿着的罗绮锦袍均为“信期绣”织物。另外,还有保存完好装有香料的香囊、枕头、饰“千金绦”的手套等也采用了“信期绣”纹样。据“遣策”(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记载,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共有19件丝织物被命名为“信期绣”,是出土刺绣丝织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使用的绣地有罗、绮、绢、绡等,底色多达十余种,较常见的有茶黄罗绮、香色罗绮、褐色杯纹罗绮、烟色杯纹罗绮等。“信期绣”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是从它的纹样内容所得。纹样中的长尾小鸟,形态较写意,似燕。燕子为定期南迁北归的候鸟,所谓“诚信有期”,在汉代,有人将家燕别名为“信期”,此绣因此得名。“信期绣”纹样多变,经确认的大概有三、四种,但其主题都少不了一只写意形状的燕子,再饰以流云和卷枝花叶等。这些流畅优美的纹饰使人联想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表达汉人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燕子这种候鸟南迁北归,年年如是,生生不息。燕子在人家落户,预示着它要开始产卵繁衍,这让人们很容易将之与妇女生育联系起来,所以燕子图案也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二、 形象损害,促使自然体验
受楚文化中的神话、巫术以及其独特的浪漫表现手法的影响,汉代刺绣纹样中采用了大量的云气纹。“信期绣”中一朵朵弯延灵动的祥云,表现了古人对仙境的不懈追求。“信期绣”在单元纹样构成方面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如下几种:
“信期绣”纹样中的燕子并非写实,而是写意。如图1所示,燕子与流云、花卉缠绕交错,粗看之下以为全是花草流云,仔细欣赏,才可发现有燕子穿梭其间。燕子的尾翼、眼睛等部位被提取出来作为着重表达对象,而其他细节则比较忽略或直接省略,繁简相济,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空间。这种源于自然又不受自然实物所拘束的表现手法,正是图案形式美的重要原理。我国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一文中提出:“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以表现的只是实物的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他还说:“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信期绣”纹样另一个表现手法是对自然形象加以简化、概括,突出外形特征,对自然形象的动态和神情进行夸张,获得既简洁又特征极为突出的整体艺术效果。如图3所示,图中燕子的尾翼被过分拉长和弯延,上下两只燕子形成一个S形,不仅使纹样生动可爱,也带动观赏者的视线贯穿整个纹样。被简化和夸张了的燕身有时和流动的祥云相联接缠绕,有时和弯曲花枝叶蔓相融合,弯延灵动却不越出矩形方框。《文心雕龙·夸饰》所谓“夸而有节,饰而不巫”是指作文时对文字的应用应该“运有限的文字,成无限之妙用,亦即所以达无穷之情意也”。这一标准用在艺术上则是:运用有限的艺术符号,成无限之妙用,达无穷之情意。“信期绣”正是通过对所表达的事物的局部夸张处理,呈现出了一个生动而意韵悠长的艺术世界。
3. 似燕非燕,似花非花
“信期绣”在单位纹样构成上并不拘泥于自然物原型,而是采取移花接木的方法,将各种自然形象不同元素打散再重构,从而创造出更加理想、更加完美的纹样形象。在图6中,整个单元纹样中找不到一只完整的燕子形象,但可以看到流动的长长的尾翼——似尾翼,又似花苞。经过夸张处理的燕身与花草、祥云往往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新的图案,无法单独分离开来。这种似燕非燕、似花非花的纹样,营造出真真假假的视觉效果,往往能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美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审美智慧,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 纹样造型的变化
“信期绣”在纹样构成、工艺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古代工具简单,表达方式极其有限,人们在对自然事物表达之先会做一番选择,提取最有特征的部位经过概括提炼再表现出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案。从汉武帝时期开始,装饰纹样由规矩对称图形逐渐发展成为流动活泼的不对称图形,这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