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孙子兵法》与《史记》“用间”记载的比较研究
?
?
何 磊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用间”的使用记载最早在夏朝(1)女艾被认为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位间谍。“(少康)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左传·哀公元年》),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军事手段。《孙子兵法·用间篇》被认为是首次关于“用间”的系统性理论,后世的“用间”思想和实践都受其影响。在《史记》中,司马迁关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用间”记载最多。学者在论及两者关系时,多以具体战争为载体,以“反间”为核心[1-3],却没有从定义与分类标准的层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因此,本文将以《用间篇》为标尺对《史记》“用间”记载进行分类,希望能够进一步考察战国和秦汉时期战争中的“用间”情况,探讨“用间”特别是“反间”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不同之处,并就后世学者将《史记》记载与孙子“反间”理论相等同的情况进行探讨。
一、《史记》“用间”记载与《孙子兵法》的联系
如果想要将《孙子兵法·用间篇》与《史记》记载的战国、秦汉时期的“用间”策略进行对照研究,必须先确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孙子兵法》约成书于春秋末期,对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百代谈兵之祖”。[4]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兵家典籍都受到了《孙子兵法》的影响,比如《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他们或直接引用《孙子兵法》的原文,或者在吸收孙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改动。[5]秦代短祚,对于《孙子兵法》的记载较少,因此无法确定其在秦朝的流传情况。进入汉代之后,官方和民间对《孙子兵法》都十分重视。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再到汉孝成帝,《孙子兵法》一直存在于官方对兵书的三次整理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略”部分,将其划归于“兵权谋”的首位。李零认为,“当时的兵书,恐怕是以‘三大兵书’为主”,而“三大兵书”就是“张良所学的《太公兵法》和韩信所学的《孙子兵法》和《司马法》”。[6]383-385因此,从春秋战国到汉朝,《孙子兵法》对当时的军事斗争一直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并且在西汉之后逐渐开始形成一种兵学文化。
《用间篇》位于《孙子兵法》最后一篇,是兵家首次对“用间”进行的理论分析。孙子分析了“用间”的根本原因、分类、作用等,认为“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表现出了对于“用间”策略的极大重视。这是兵家“用间”理论的发端。近年来,“用间”在战国、秦汉时期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郑玲童、孙家洲认为,“用间”是秦能成功统一六国的重要手段。[7-8]在汉朝立国前后,汉代君臣也都使用过“用间”策略,并且几乎都凭借此计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关于以上“用间”分析的史料多出自《史记》,这与司马迁对将军事斗争的态度密切相关。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追溯祖上官职后,自称兵家传人,表达出对军事战争的积极态度。在《律书》部分他将军事手段称之为“百王不易之道”[9]1239,又举“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子”的例子说明“诛伐不可偃于天下”[9]1241的道理。他还专门为孙子、司马穰苴、吴起等兵家作传,其中,孙子及著作《孙子兵法》与《史记》的联系更为紧密。根据现有史料可知,司马迁应是为孙子作传的第一人。司马迁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评论道:“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9]2168这说明《孙子兵法》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确是较为流行的兵书。并且在《史记》中关于战争计策的多处描述及评论都带有《孙子兵法》的痕迹。现举两例进行说明。司马迁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智名,无勇功”[9]3312,其中的“无智名,无勇功”就来源于《孙子兵法·形篇》“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10]74。在《田单列传》中,司马迁用“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9]2456来评价田单的用兵战略,此句在《孙子兵法·势篇》中有相似的语句:“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10]89-90由此可知,司马迁应读过《孙子兵法》的原文,对“用间”的记载也应受到孙子理论的影响。
据上文可知,《孙子兵法》在战国、秦汉时期广为流传,对当时的军事斗争影响很大。“用间”作为其中一篇,自然也在影响范围之内。而《史记》中对于“用间”的记载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用间”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探究从春秋末期到秦汉时期“用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关系,将《史记》“用间”记载与《孙子兵法·用间篇》进行对照分析是一个很适合的方式。
二、《史记》“用间”记载的分类
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孙子将“用间”分为五类并对各“用间”策略进行定义:“故用间有五:有因(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aneSegNet-一种高效的车道线检测方法.docx
- HL-J6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转录组学研究.docx
- PBL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docx
- miRNA在垂体腺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docx
- 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docx
- PQVPN-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软件VPN设计.docx
- RCOG《宫颈环扎术(No.75)》指南与中国实践.docx
- 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数字版权保护制度研究.docx
- TACE联合TOMO治疗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的疗效及安全性.docx
- 《儒林外史》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与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