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富有的盆地。盆地东缘的行政区域属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省。它从北到内蒙古准格尔市,南到陕西省铜川县汉江市,西起陕西省神木县-佳县-宜川县,东起盆地边界。主体沿黄河向南分布,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50100公里,面积约8.14公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块总面积约8.8×104km2,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缘,由南向北分为渭北、临汾、吕梁3大含气区块,其中煤层埋深在1 5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1012m3。
1 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以下简称盆地东缘)一直是煤层气勘探的活跃区(图1),煤层气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该区进行了煤田和少量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累计煤田钻孔千余口,二维地震近1 000 km,煤层气钻井100余口,排采试验井组6个,这些井(组)不同程度地获得过工业气流(除宫1井组外,其他都封井停排)。其中,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省韩城地区提交了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50.78×108m3,探明含气面积41.7 km2,并实施完成11口井的地面集输工程建设,自2007年10月向韩城市供气,供气规模为1×104m3/d。但总的来说,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规模小,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煤层气工业的发展长期处于徘徊状态。
2008年9月,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煤层气公司)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煤层气业务列为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石油煤层气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作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煤层气公司进行了大规模有序的勘探开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二维地震近2 200 km,完成探井、评价井、生产井300余口;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稳步提高,渭北开发区的丛式井、吕梁区块的水平井成功实施,效果显著;初步形成了针对烟煤(中煤
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提交规模新增煤层气基本探明储量并启动了规模产能建设。
2 天然气的基本地质特征
2.1 盆地东缘地区内地层、工区地层分布和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区域构造位于盆地东部的晋西挠褶带和盆地南部渭北隆起的东段,以及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的东段。
工区总体构造为一向西、西北缓倾的大型单斜构造,单斜背景上发育轻微的北东向或北北东向褶皱,断层发育相对少且规模小,向南在澄城—合阳一带地层整体向北倾,地层倾角一般为3°~10°。这种相对简单的单斜构造有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同时,由于工区处于盆地边缘,其构造变形强于盆地腹部,使得盆地东缘局部地区如石楼南、薛峰、铜川等地区大中型断层和断层伴生的局部构造较发育,对其煤层气保存条件的研究极为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层为典型的华北地区地层,从老到新有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中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中下三叠统和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含煤系地层主要集中在石炭—二叠系,并且含煤系地层大面积保存完整,为煤层气生成和富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2 可采煤层厚度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十分发育,煤层层数多,分布较稳定,煤层集中发育在太原组和山西组。太原组的煤属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为潮坪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煤4~8层,主要可采煤层2~4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为3~40 m;山西组的煤以陆相、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主要是浅水三角洲、潟湖—海湾沉积体系,煤3~9层,主要可采煤层有1~3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为4~15 m。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可供煤层气勘探的主力煤层有2~3层,主力煤层厚度较大,分布较稳定,总体呈现“北厚南薄”的趋势,北部的准格尔地区主力煤层累计厚度一般为10~40 m,保德地区一般为10~25 m,向南到石楼地区煤层厚度减薄为4~8 m,再向南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又有增厚的趋势,主力煤层累计厚度为5~16 m,南部韩城区块主力煤层累计厚度为3~14 m。并且煤层埋藏深度从东到西由浅变深,主力煤层埋深大多浅于1 500 m,有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2.3 特征:储层
2.3.1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及煤阶构成
工区内主力煤层大部分的煤质、煤体结构较好。宏观煤岩煤质是以半暗煤、半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煤体结构以块煤为主,碎块煤次之,粉煤少许。
主力煤层的煤岩变质程度具有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逐渐增高的特点,煤阶主要从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到贫煤。北部的准格尔地区主力煤层的煤镜质体反射率为0.5%~0.6%,主要为长焰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