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华夏文化融合的产物。它有着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内涵。在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与其他佛教名山相区别的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台山的人文、宗教, 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是三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俗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一、 佛教常在性文化中的地位
五台山不仅以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北国高山自然风光, 被誉为“华北屋脊”、“清凉胜境”, 而且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冠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能被冠之诸如“佛教名山之首”、“世界瞩目的佛教圣地”此类的称号, 可见其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 保护方式和佛教寺院
佛教本源于印度, 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的传入, 五台山便作为佛教圣地开始了它的历史行程。五台山原来叫紫府山, 也称作五峰山。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东汉永平年间, 汉明帝派人西行求道, 路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 于是请他们同回洛阳。随后他们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灵气, 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 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 供奉文殊菩萨。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 最后奏请汉明帝并得到他的应允, 才在这里建筑佛教寺院, 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 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和近2000年的发展, 五台山寺庙林立、宝塔遍布、雕塑绘画相映。这就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 侯志华的《五台山的由来》中有这样的记载: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 常年酷暑, 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 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 深表同情, 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 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 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 刹那间, 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 那条山谷也被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 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 五峰山又名清凉山。后来, 隋文帝听说此事后, 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 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 南台顶的智慧文殊, 北台顶的无垢文殊, 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 西台顶能赏明月, 南台顶能观山花, 北台顶能摘星宿。这便是五台山的由来。
(二) 佛教文化的地理优势
五台山, 雄踞山西省东北部, 由东台、南台、西台、北台和中台五峰环绕而成, “五峰耸出, 顶无林木, 有如垒土之台”, 因此而名。这里, “岁积坚冰, 夏仍飞雪, 曾无炎暑”, 故又称清凉山。玉啸庵也有诗曰:“五月行踪入大孚, 万松如剪雪平铺”。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 跨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阜平县。它处于黄土高原上, 一般土地干旱、树木稀少, 但这里却树木葱茏, 物产丰富。
中国佛教文化集中在这里, 有它的地理优势。据考证,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 后又经历了“五台隆起”运动, 形成了华北地区最为雄浑的山地群, 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 具有漫长的地质历史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而且五座台顶在经历抬升和长时间的流水冲刷之后, 发育成了典型的冰缘地貌, 形成了清凉高寒的气候条件。“特殊的气候孕育、积淀了丰厚的佛教文化, 遂使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 这正好与佛经中的‘清凉山’、‘五顶山’等文殊菩萨传法的道场相吻合。”而且从佛家角度来看, 僧人们要生存又要远离尘世, 找个清净的修行之地, 达到完善自我修成正果的目的, 五台山也是最好之处。
此外, 五台山地区的植物品种较多, 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 又因五台山地处黄土高原, 为汉、藏佛教交融之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促使历代统治者屡次在五台山修建寺庙、亲临膜拜、举行法会, 并因此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六月骡马大会”。由于山西山河绕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内的地理优势, 可以成为历朝历代阻挡外敌的重要屏障, 因靠近边塞、民族杂处, 亦是民族融合之地。正是这种民族融合带来佛教在三晋的发展, 它为山西留下了五台寺庙群, 成为佛教建筑、石刻、雕塑上的艺术宝库。
(三) 保守思想:从唐代到关系
五台山这一文化地位的形成, 除了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之外, 还离不开自东汉以来的历代高僧在五台山持续不断地文化推动和建设。他们念佛修行、讲经说法、撰写著述, 为五台山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