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度对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这类钩子包括cykorriza、zeugu肥沃、属于双翅膀虫、假单胞菌和红景天。国内多分布于江苏、福建、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台湾等地。主要为害葫芦科和茄科植物,如甜瓜、南瓜、辣椒、苦瓜、西瓜、无花果、番石榴、桃、菜豆和番茄等。该虫最早于1985年在中国深圳口岸由香港入内地的白瓜中截获,以后在深圳、昆明、上海、江门和海口口岸多次截获。瓜实蝇对我国南方瓜果造成严重为害。迄今,国外对瓜实蝇有一定的研究,但国内有关研究较少。蒋小龙等在22、25和28℃下对瓜实蝇的各虫态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在昆明恒温条件下卵在22和25℃的历期为1~2 d;在河口25℃时幼虫历期为5~8 d,28℃时为4~5 d;蛹历期在22、25和28℃下分别为12.2、10.7和7.5 d。为了对其防治提出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减少损失,该实验依次设10、14、18、22、26、30、34和38℃八个温度梯度对瓜实蝇的卵、幼虫、蛹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以及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找出瓜实蝇生存为害的温度范围。
1 不同温度对卵粒提取率的影响
供试虫源瓜实蝇采自云南省河口、金平和个旧的蔬菜地。采用光照培养箱(广东医疗器械厂生产,LRH-250-G型)、养虫箱(30 cm×30 cm×30 cm)、供水器、鲜瓜果和成虫幼虫人工饲料室内饲养繁殖,用自制采卵器收集卵块。在光∶暗=14∶10,相对湿度RH=(75±5)%条件下,依次设10、14、18、22、26、30、34和38℃八个温度梯度,每个温度取卵300粒,幼虫250头,蛹250头;每天9:00时和15:00时分别观察其卵、幼虫、蛹的历期,统计计算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并在室内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生虫生物学特征
2.1.1 瓜实蝇成虫的特性
成虫羽化整齐,多出现在5:00~6:00,少数在8:00左右。羽化靠头部白色额囊来回伸缩运动磨破蛹壳,皱缩着翅从沙中钻出,表面留下一个圆形的小孔,稍作停留,慢慢爬向盆的边沿,然后爬到封口的纱布上。刚羽化的成虫用后腿交互蹬踢翅膀,使皱缩的翅逐渐展开,该过程约15~20 min,翅呈白色透明,翅痣淡灰色不明显,经过30 min后体色加深。成虫8:00~11:00和15:00~18:00时在瓜田活动,取食最频繁,傍晚时飞离瓜田栖息于瓜田周围的植物或农作物上。阴天、雨天和栖息时多静伏在叶背面、草丛中和瓜棚下。室内饲养表明,该虫晚上几乎不取食,成虫对香瓜和蛋白胨的趋性最为明显,对紫色光和白光趋性最,黄色光次之,红色、绿色和蓝色最差。瓜实蝇成虫具有强趋光性,在弱光下不善飞行,只在养虫箱内缓慢爬行,在黑暗中伏在养虫箱壁上静止不动,如果突然有强光照射,活动加强,立即飞向有光源的一侧,并发出嗡嗡的鸣叫和振动翅膀的声音。成虫天亮时开始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加强。
2.1.2 成虫交尾和产卵交尾
室内饲养观察,成虫羽化后经9~11 d的营养补充达到性成熟并出现交尾行为,黄昏时开始交尾直到第二天早晨分开。该虫具有多次交尾习性,一生交尾4~8次,交尾易受温湿度影响,同时受日出日落早晚的影响而出现差异。交尾时雌虫背负着雄虫,若受惊雌雄成虫分开同时飞离原地,交尾后2~3 d后开始产卵。室内饲养统计观察雌虫数稍高于雄虫数,雌雄比约为1.17∶1。
2.1.3 瓜实蝇产卵和产卵期
瓜实蝇雌虫偏爱在幼嫩瓜果表皮和果实破损部位产卵,产卵前在瓜表面上来回爬行,寻找适合的产卵处,最后选择在瓜侧面的瓜瘤间,产卵孔流出透明粘性汁液,最后形成瓜瘤覆盖在产卵孔上,卵块呈不规则状排列。同一产卵孔可以被多头雌虫多次产卵。雌蝇未交尾也能产卵,但卵不会孵化,雌虫一生中平均产卵约764~943粒,乳白色,每天平均产卵9~14粒左右,卵期长达48~68 d。产卵时雌虫翅向左右两侧展开,腹部与产卵管垂直,足左右分开,然后将产卵管插入瓜皮中。瓜实蝇一天出现两个产卵高峰,一次在10:00~13:00之间,另一次在15:00~17:40之间,并且后者的产卵量较前者多。在8组温度下,卵最适发育温度在26~30℃范围,卵的孵化率在26℃时平均最高,为80.53%±2.54%;在34℃时最低,为7.58%±3.64%;历期最短是30℃的1 d,最长为14℃下3.5~4.0d,平均(3.68±0.14) d,次之为18℃时的2.0~3.0 d,平均(2.47±0.27) d。高温和低温下卵的孵化率均明显降低(表1)。
2.2 老熟幼虫在温度梯度的影响下,知识计算合理性较强,导致光弹动脉张动
幼虫刚孵化时为乳白色,老熟幼虫米黄色且具有强烈的负趋光性,幼虫期的长短不受光照长短的影响,但受温度影响较大。光照下老熟幼虫跳跃到黑暗或隐蔽处化蛹。孵化后的幼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