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葛亮与魏延悲剧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聪明而聪明的例子。但是人无完人, 在被作者“神化”的背后, 其实也隐藏着他在用人方面的一些重大失误。魏延无辜受歧视, 迫害致死, 就是诸葛亮在处理人事方面的重大失误。魏延, 字文长, 能征善战, 是蜀汉建立政权的功臣之一, 他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在诸葛亮的精心安排下, 他却背上了反叛的罪名, 死于非命。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他看到所谓魏延“脑后有反骨”。在诸葛亮“神化”的智慧下, 魏延不得不成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佐证。《三国演义》中, 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尸骨未寒时, 就烧了栈道, 企图杀掉诸葛亮托以后事的杨仪, 作者通过对魏延的这种艺术处理旨在表现诸葛亮的先见之明。这种古代蒙昧式的智慧, 是星相家的智慧, 是近乎于神和妖的智慧, 是非“常人”的智慧。然而由于广大读者对诸葛亮的喜爱, 忽视了他用人的不足, 对他如何处理魏延并无反感, 而对魏延不幸遭遇, 也未引起同情, 甚至在诸葛亮思想的影响下带有严重偏见。当然, 魏延自身也存在着不足, 他的居功自傲对造成他悲剧的一生有一定影响, 然而造成他悲剧主要责任的, 我认为无疑是诸葛亮。而且, 我们从处理魏延的问题上, 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偏狭和他对待人才的失误, 而这一失误, 从某种方面来讲, 直接影响了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因此, 我们有探究和重新评价的必要。
一、 魏延不忠即有“脑后有反骨”
魏延是在关羽收复长沙时, 归降刘备的, 当他第一次见到诸葛亮时, 作者用了特写镜头做出了描写:云长引魏延, 亦言其功, 玄德敬之。孔明勃然曰:“韩玄与汝无仇, 杀之乃大不义也!人人效此, 心怀异心。”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见斩魏延, 急命止之, 问孔明曰:“诛降杀顺, 大不义也。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 何故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 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 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 久后必反, 故先斩之, 以绝后根。”……玄德曰:“若斩此人, 非安汉土之计也。”力劝免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做臣子的一定要忠贞不贰, 如果不忠不义, 就可以定为死罪。魏延杀了韩玄这似乎是诸葛亮杀魏延的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未必是诸葛亮诛杀魏延的本意, 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正如毛宗岗所说:“巩志杀金璇而孔明不罪之, 独罪魏延者, 知延之必反, 故欲借此以杀延耳。”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巩志杀金璇与魏延杀韩玄极为相似, 而且时隔不久, 但诸葛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那么由此可以证明, 不忠并不是诸葛亮杀魏延的主要原因。“脑后有反骨”才是诸葛亮斩杀魏延的根本原因。作者通过对魏延投降时情景的描写旨在表现诸葛亮知人善任, 但是如果我们加以分析却可以发现杀魏延毫无道理, 甚至在用人方面他是缺乏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的。1.对蜀汉来说, 魏延的投降, 扩大了蜀汉的领土, 而且壮大了蜀汉的军事力量, 所以, 对蜀汉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弊, 我们姑且不论魏延的功劳, 单说这种行为对蜀汉政权带来的利益, 就不该斩杀魏延。2.就当时的形式来讲, 三国时代多种势力并存, 哪一种势力不想壮大自身, 但是如果诸葛亮杀了魏延, 将有多少准备投靠刘备的将领寒心。诸葛亮为渊驱鱼的愚蠢做法只是壮大敌人而使自己空前独立, 这无疑讽刺了诸葛亮的“英明之举”。3.魏延投靠刘备是经过他仔细思考, 慎重决定的, 并非心血来潮时的冲动之举。早在曹操大军南下, 刘备亡命之时, 他既未北投曹操, 也未南降孙权, 而希望追随刘备。刘备败樊城, 走新野, 来襄阳时, 早已投靠曹操的张允, 蔡瑁叱军士“左右与我乱箭射之!”在这危急关头魏延首次登场了, 他不过是守襄阳的无名小将, 却引军杀张, 蔡。他说:“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 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 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 入城杀贼!”轮刀砍死守门将领, 遂开城门, 放下吊桥, 大叫:“刘皇叔领兵入城, 以讨围贼!”此举堂堂正正, 令人拍手叫好。然而刘备在慌乱中未进襄阳城而走江陵, 魏延欲追刘备未果, 只好到长沙暂栖。可见, 魏延追随刘备, 乃是他的宿愿。况且, 魏延“身长九尺, 面如重枣。目似朗星, 如关云长模样, 武艺独魁。”对此堂堂仪表, 诸葛亮偏偏视而不见, 只看到“脑后有反骨”, 岂不可笑。这只能说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分析问题不从具体情况出发, 却以星相家自居, 单凭一个人的长相断定他是否忠诚, 这样的做法显得幼稚可笑。刘备亲自干预, 诸葛亮最后才未杀魏延。但是, 从被诸葛亮看见“脑后有反骨”开始, 魏延悲剧的一生就已经注定。
二、 魏延奇策与马岱之争
正因为诸葛亮对魏延的偏狭, 使其忽视了魏延在军事上的才华。在孔明初出祁山时, 魏延曾献奇策。“夏侯懋乃膏粱子弟, 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 取路出褒中, 循秦岭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