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维 使至塞上 唐诗 基本形式六种: 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羁旅思乡诗派、浪漫诗派、现实诗派…… 知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诗人、画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因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他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极有画意。北宗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知作者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所写的即为赴边途中的所见所感。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诵读感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诗意 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常考点)使者身份 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这里代指使臣,即作者自己 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使者(我)路经的属国已过了居延地区。 开头点题,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轻车简从,形单影只,传达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胡, 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飘飞的蓬草,故事中常用于比喻远行的人。 我(出行的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大唐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 “征蓬”“归雁”实写所见之景,更是作者即景抒情,以景物自比,诗人觉得自己就似“征蓬”一样随风飘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烽烟 黄河 浩瀚无边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空,有一轮圆圆的落日。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描写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重点)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负责侦查、通信的骑兵 指前线统帅 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报告唐军统帅正在前线。 尾联与首联呼应,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 主题探究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慷慨悲壮以及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全诗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画,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达到了精心锤炼与自然质朴的交融统一。后人称王维“诗中有画”,于此诗可见一斑。 情由事发 使至塞上 王维 叙事 抒情 绘景 叙事 出使边塞 内心抑郁 塞外风光 战事繁忙 景由事终 小结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感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