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奎《柳南随笔》的学术价值.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应奎《柳南随笔》的学术价值 清代江苏常熟人王英奎(1683-1761)所著《刘南赋》(以下简称《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作家的轶事、社会习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出现对作者来说是罕见的。其次,作者的阅读经验包括经典与历史的子集、诗歌、书法和习俗等。第三,记录科学家和科学家的创作、出版和传播行为。乾隆五年(1740)顾士荣为初刻本作的序对此书作了较高的评价:“搜遗佚,则可以补志乘;辨讹谬,则可以正沿习;以至考诗笔之源流,究名物之根柢……”书中记录了王士礻真、赵执信、冯班等名家事迹,而尤以记载钱谦益为最多,对于研究钱谦益,颇具参考价值。 一、 文字狱的整理与整理 钱谦益(1582-1664),江苏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人尊称牧翁、虞山先生。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登进士榜之探花,入翰林院为编修官,崇祯元年(1628)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在南明弘光朝(1645)为礼部尚书,后降清朝,被封为礼部右侍郎兼秘书院事,又被任为纂修《明史》的副总裁。不甘于从事闲职,不久辞职闲居。晚年深感失节于清朝而不得志,曾秘密从事反清活动。 清朝入主中原之初,曾笼络高层知识分子,给予一些官职,安排一些前朝遗老从事文史工作,修《明史》、纂《渊鉴类函》、辑《古今图书集成》等,而当其统治地位稳固后,就改变笼络政策,施行奴役政策,对于一切阻碍奴役政策的知识分子及其著作都加以清算,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禁毁或删改其著作。沈德潜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呈以钱谦益冠诸卷首的《国朝诗别裁集》,乾隆帝不悦,说钱“在前明曾任大僚,复仕国朝,人品尚何足论?”命沈德潜撤掉钱的诗作。清朝原先接受钱的投降并委以官职,想借以笼络名彦宿儒,而当施行奴役政策后,钱不但没有了利用的价值,他在文坛的影响反而成为新政策的障碍。因此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六月,乾隆帝终于下决心以文字狱来清算钱谦益,其提出的理由是,钱所著的《初学集》、《有学集》“荒诞背谬,其中有诋谤本朝之处,不一而足”,下令各省督抚将这两部书于所属书肆及藏书之家悉数缴出,汇齐京师销毁。 在文字狱阴云毒霾的笼罩下,刻书家及藏书家为了安全起见,往往在无可奈何的心态下对所刻、所藏之书作出相应的处理,或闻风而尽快上缴违禁之书,或在刊印时将有关文字进行删改,或稍大胆者将书藏匿起来。《随笔》虽然不是违禁之书,但是书中记录钱谦益,称钱谦益为“钱宗伯”、“钱牧翁”,因此藏书家或刻书家删除数则关于钱谦益的记录,保留下来的也改称钱为“某宗伯”、“某尚书”、“钱口口”、“彭城尚书”、“绛云楼主人”等。删改本作了这样的改动,往往使读者虽费力而莫知其所指为谁,《随笔》的史料价值因此受到折损。 二、 《地质书》本本 清嘉庆时张海鹏将藏书家黄廷鉴收藏本《随笔》编入其辑刊的《借月山房丛钞》,其后道光年间的《泽古斋重钞》、光绪年间的《申报馆丛书》、民国时的《丛书集成初编》和1983年中华书局的《清代史料笔记丛刊》诸丛书所收《随笔》都是以《借月山房丛钞》本为祖本,关于钱谦益的记载都不是原刊本的原貌。 《随笔》原刊于乾隆五年,现在罕见流行,一些博学硕儒研究钱谦益、柳如是,征引《随笔》,所据皆非原刊本。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很是幸运,藏有原刊本。以原刊本校之通行本,不但见原刊本明记着“钱宗伯”、“钱牧翁”,而且通行本所没有的内容,原刊本也保留着“原始记录”,如原刊本卷二记钱谦益游虎丘一事,中华书局本即没有。这一段文字对于研究钱谦益是很有裨益的,谨录于下:钱宗伯尝游虎丘,其为衣,小领而大袖。一士前揖,问此何服制。宗伯曰:“小领,新朝法服;大袖者,亦不忘先朝耳。”士谬为改容曰:“公真可谓两朝领袖矣。” 三、 钱谦益年间的反清活动 《随笔》中关于钱谦益的记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卷二两则记南明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向清兵投降,“诸臣咸致礼币,有至万金者,钱独致礼甚薄,盖表己之廉洁也。”南明旧臣见到被清军囚禁的弘光帝时,“王铎独直立,戟手数其罪恶,且曰:‘余非尔臣,安所得拜?’遂攘臂呼叱而去……是日独钱宗伯伏地恸哭不能起……”这两则记录有助于对钱谦益晚年的研究,他既降清后来为什么又秘密从事反清活动?从记录来看,钱对故主是感激怀念的,虽然苟且偷生,但不至于像王铎那样与故主“划清界限”。其他一些记录,比如关于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夫妻情,关于钱谦益的诗歌,着墨较多,也颇具参考价值。 (一) 钱宗伯的爱情 柳如是(1618-1682),原为吴江名妓,色艺冠一时,钱谦益纳之为妾,而后称之为夫人。他们的夫妻情被研究者所关注。《随笔》即记有五则。 (1)柳如是使钱的晚年生活充满情趣。卷二记载:“钱宗伯既娶柳夫人,特筑一精舍居之,而颜之曰‘我闻室’。以柳字如是,取《金刚经》‘如是我闻’之义也。一日,宗伯坐室中,目注如是。如是问曰:‘公胡爱我?’曰:‘爱汝之黑者发而白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