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论治经前后诸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脏论治经前后诸症 西医称之为“月经早综合征”,是月经前后的常经周期症状。这是由于月经周期的周期性症状,如乳房肿胀、头晕、头痛、易怒、四肢肿胀、大便腹泻和皮肤瘙痒。月经前2天或第7天最为明显。古医籍对本症亦有阐述, 如《女科百问》云:“经水欲行, 先身体疼痛”;《叶氏女科证治》云:“经来遍身浮肿, 此乃脾土不能克水, 变为肿”。女子以血为用, 经孕产乳数度耗血, 使妇女处于血不足、气偏盛状态, 当届值临经, 其阴血下注冲任胞宫, 血海由满而溢, 由盛而虚, 如果患者禀赋不足, 阴阳气血偏盛或偏衰, 就会使经期前后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平衡失调, 受其调控情志状态不稳定, 故而发生经行诸症。我们临床观察到, 本病与肝肾心脾、冲任气血的关系更为密切, 故从脏出发论治月经前后诸症, 疗效颇为满意, 现简述如下。 1 肝郁郁化火之功效 肝郁气滞:七情直接影响人体之气机, 使气机升降失常, 气血功能紊乱, 以肝郁致病最为常见。肝为刚脏, 主疏泄, 肝经布胁肋过乳头, 循少腹络阴器, 喜条达而恶抑郁, 忧思恚怒伤肝, 气机不行, 肝失条达, 疏泄失职, 肝气横逆故经前情绪不宁, 坐卧不安, 时欲哭泣, 莫名懊丧, 多叹息, 乳房胀痛, 或有结块, 小腹胀痛连及两胁, 或头痛剧烈, 头晕目眩, 或肢体肿胀, 面部生斑, 月经先后无定期, 舌苔薄白, 脉弦或弦滑。多以疏肝理气解郁为法, 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香附、白术、茯苓、甘草等。乳房胀痛为主者加夏枯草、蜂房、王不留行、橘络以加强理气通络散结;情绪抑郁为主者加娑罗子、郁金理气解郁;少腹胀痛为主加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 肝郁化火:若肝气郁结, 久而不解, 化火生热, 加之经行之前, 阴血聚于下, 冲任二脉通盛, 肝肾之阴愈显不足, 阴不足则火更炽, 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乳房胀大或刺痛, 甚至结块, 发热, 头痛, 口唇溃疡, 目赤眦糜, 口鼻干燥, 衄血, 阴痒, 阴户疼痛, 尿频尿痛, 月经先期量多, 舌苔薄黄而糙, 质红绛。肝火犯胃, 呕恶吞酸;血分蕴热, 经行气血俱虚, 风邪乘虚而入, 风热相搏, 郁于肌肤, 发为风疹块、痤疮;肝火上扰, 面部烘热, 头晕梦多;肝火挟冲气上逆, 扰乱心神, 出现情绪不宁, 坐卧不安, 烦躁易怒, 不能自制, 甚至怒而发狂;气郁不达, 横逆而上, 肺失和降, 经行咳嗽咯血。治以清解郁热, 壮水制火, 选用丹栀逍遥散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药用: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夏枯草、生牡蛎、生地黄、知母、黄柏、川楝子、麦冬、玄参等。 肝经湿热:素体脾虚, 脾胃失健, 湿邪内生, 郁而化热;或偏嗜肥甘厚腻, 酿湿生热;或经期、产后感湿热之邪, 肝经湿热下注, 症见经前带多色黄或黄绿, 秽臭, 阴肿、阴痛、阴痒, 尿频尿痛, 头昏, 烦躁易怒, 胁痛, 耳聋, 口苦, 或伴少腹疼痛, 经行时量多夹块, 经期延长等, 治当清肝利湿, 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用龙胆草、车前子、黄芩、黄柏、柴胡、薄荷、生甘草、牡丹皮、椿根皮、栀子、泽泻、川牛膝、土茯苓等。 2 痰浊上扰清癫法 脾虚痰湿:脾统血, 属湿土, 司运化, 若素体脾气虚弱, 经期脾血注入血海, 运化无权, 水湿停留, 凝聚为痰;或素体肥胖痰盛, 脾虚运化失司, 阻遏精阳, 痰湿内生, 泛溢肌腠、湿滞肠胃, 出现面浮肢肿, 腹痛腹胀, 泄泻, 呕恶, 纳差乏力, 头晕沉重, 胸闷泛恶, 皮肤瘙痒, 经行量多, 色淡质稀;痰浊上扰清窍见经期眩晕, 头痛, 嗜睡;痰湿下注, 带下量多, 脉濡大无力, 舌苔薄白而质胖淡。治拟健脾除湿化痰, 方选参苓白术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白扁豆、制半夏、橘红、天麻、砂仁、泽泻、石菖蒲、甘草等。 脾虚气陷:由于素体脾虚或忧思过度, 饮食劳倦, 损伤脾气, 脾伤则气陷, 升提无力, 统摄无权, 则致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少华, 经行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尽, 面浮肢肿, 饮食不佳, 舌淡苔薄, 脉沉细, 治拟益气升提摄血, 养血调经, 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固本止崩汤加减, 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当归、陈皮、柴胡、生地黄、山药、大枣、乌贼骨、荆芥 (炭) 等。 3 肾阳阴虚,则合四神丸 肾阳虚:肾主开阖, 司二便, 若素体先天不足, 或因房劳多产, 克伐肾气, 经行则肾气更虚, 开阖失司, 阳虚无以制水, 表现为面浮肢肿, 泄泻或五更泄泻, 腰膝酸软, 头昏耳鸣, 畏寒肢冷, 尿频, 性欲下降, 带下清稀, 月经量多, 色淡质稀, 舌淡苔白, 脉沉迟。肾阳为诸阳之本, 脾阳赖肾阳温煦, 肾虚及脾, 伴纳谷不香、皮肤瘙痒、头晕、倦怠, 睡眠不佳等。治宜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常用肾气丸合四神丸加减, 药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