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道202线寻乌县滑坡稳定性分析
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国内外许多专家普遍认为,斜坡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岩石、结构结构和坡面的组成。这些因素决定了滑坡发生的外部条件,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促进或加速滑倒的外部条件。应该强调指出,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绝非单因素影响的结果, 而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综合效应。地质因素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基础, 而非地质因素是诱导或触发条件, 加速地质灾害的发展过程。因此, 在地质灾害分析与危害评价、支护与防护措施的制定时, 应该首先把握占主导地位的地质因素, 同时对各种诱导或触发因素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0 滑坡后基岩裂缝发育情况
滑坡始发于1993年, 当时因开发工业小区兴建房屋与厂房, 人为破坏山体自然平衡条件, 即增大坡体坡度, 由25°~30°改造成现今50°~65°, 再加上雨水诱发山体的滑坡, 1993年雨后时常发生掉块、崩落现象。2003年5月17日的一场暴雨 (降雨量80 mm) 过后, 在滑坡原后缘处又见1条弧形拉裂缝, 缝宽1~3 cm, 长近80 m, 延伸与原后缘裂缝展布相吻合。2003年6月6日的一场暴雨 (降雨量64 mm) 过后, 后缘裂缝继续向滑体南侧拓展发育, 缝宽变化不大, 但南侧滑体内的主排水沟 (浆砌块石) 被拉裂, 共见4条, 缝宽1.0~3.5 cm;基岩裂缝张开已达15 cm, 比2001年6月时的5~9 cm增宽不少。据现场监测资料, 2005年暴雨期间该滑坡在蠕动。
2 滑坡体分区依据
寻乌城南山体滑坡前缘总宽度约112 m, 后缘总宽度107 m, 斜坡长55~80 m, 坡度20~45°, 前后缘地形高差30~35 m, 滑动方向273~319°, 近似一“箱型”, 滑体坡面面积约8 468 m2, 根据滑坡坡形态及工程地质特征, 将滑坡体分为Ⅰ段 (南侧) 、Ⅱ段 (北侧) 2部分。 主要的分区依据是, 滑坡形成初始, 当地政府为应急治理滑坡考虑, 对南侧实施削方减载措施, 削方厚度为1~1.5 m, 削方面积约3 560 m2, 而北侧未经削方处理, 造成滑坡体南侧与北侧中间形成1~1.5 m陡坎, 同时也给2段滑坡造成不同的负载力, 形成不同的滑坡治理条件。滑坡段工程地质图如图1所示。
2.1 滑坡生长特征
Ⅰ段滑坡体前缘宽度约65 m, 后缘宽度约65 m , 长约55 m, 近似一矩形, 坡度约20°~45°, 多为30°。滑坡后缘高程304~306 m, 滑坡前缘高程273.5~275.5 m, 前后缘高差30.5~31.5 m。滑坡坡面前缘为一陡坎即南侧人工切坡Q1, 陡坎顶部有一平台, 平台南端起于冲沟C0处, 北端终于与上山小路相交处, 总宽约50 m, 平台中间较长17 m, 两头较窄, 为8 m, 平均长度12 m, 平台上种植低矮桔橙。此段滑坡的残坡积较薄0.5~1.5 m, 依次出露为全、强、中风化绢云母千枚岩。
滑坡基岩结构面特征主要发育一组层理面和两组节理面, 其产状及特征见表1。
2.2 边坡物理力学参数结果
Ⅱ段滑坡体前缘宽度约47 m, 后缘宽度约42 m, 长约80 m, 滑坡后缘高程306~308 m, 前缘高程273 m, 前后缘高差33~35 m, 坡度约20°~30°, 坡体的最前缘为北侧人工切坡Q2, 距离切坡2~3 m处一栋3层砖混凝土房屋, 在人工切坡Q2顶部为一平台上, 平台上建一房屋, 房屋为2层黄泥砖木制结构。北侧人工切坡Q3位于此房屋的后面, 为建房开挖所致。滑坡坡面不平整, 小陡坎较多, 主要因为开垦山体种桔橙, 目前已荒芜, 小陡坎的高度一般为0.5~1 m, 该段滑坡体主要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全、强风化千枚岩等。边坡物理力学参数结果见表2。滑坡基岩结构面特征, 主要发育一组层理和一组节理面, 其产状及特征见表3。
3 边坡稳定分析与评价
3.1 稳定计算模型的构建
根据滑坡地形及地质构造特征, 选取1-1和2-2剖面进行稳定性及剩余推力计算, 二维极限平衡条分法计算模型分别如图2和3所示。
3.2 计算条块的滑动面长度
稳定性分析采用二维极限平衡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 坡面地形线及可能滑面均简化成折线。计算时取滑坡体的单位宽度为1 m。
稳定系数
Fs=∑i=1n?1(Ri∏j=in?1ψj)+Rn∑i=1n?1(Ti∏j=in?1ψj)+Tn,Fs=∑i=1n-1(Ri∏j=in-1ψj)+Rn∑i=1n-1(Τi∏j=in-1ψj)+Τn,
传递系数
ψj=cos(θi?θi+1)?sin(θi?θi+1)tanφi+1,∏j=in=1ψj=ψi?ψi+1?ψi+2???ψn?1,ψj=cos(θi-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伤病的预防与紧急处理+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养虾业养殖技术手册.doc VIP
- 标准图集-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pdf VIP
- 医院面试康复治疗师面试问题含考察点和参考答案.docx VIP
- 讯飞翻译机中英版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催化化学-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pptx VIP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兴趣伴成长+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文件筐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