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针灸医籍选读《针灸大成》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针灸大成》选 第一节 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 《针灸大成》成书于明嘉靖万历辛丑年(1601年),作者杨继洲(约1522—1620年),字济时,祖籍衢州(今浙江衢县六都)。据《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王国光称,其“幼业举子,博学绩文”,“祖父官太医,授有真秘”,家藏古医书和抄籍很多。“杨子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据此可认为《卫生针灸玄机秘要》3卷,是杨氏整理家传技术,又集辑了诸家针书,并积累40多年丰富的行医经验编著而成。 嘉靖年间,杨氏经选试至北京任侍医,隆庆二年(1568年)起在圣济殿太医院任医官,直到万历年间,声望日高。后因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患痿痹,药未奏效,于京都延请他前往应诊,“至则三针而愈”。杨氏出示所编之书,赵知他“术之有所本”,又感“诸家之未备”,乃“复广求群书”,并委派幕客靳贤为之选集校正,协助增补前贤针灸论著,著成《针灸大成》,又名《针灸大全》,为之付梓传播。 在赵文炳委交靳贤选集的各书中,有明代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瑾的《神应经》,朱权的《乾坤生意》,徐凤的《针灸捷要》(即《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节要聚英》,徐春甫的《古今医统》,陈氏的《小儿按摩经》等。凡明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多予以引用,因而该书是继《内经》和《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大总结,内容极其丰富,对继承和发展我国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的应用、开展针灸教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自1601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50余种版本,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其翻刻次数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声誉之隆,为历史上罕见,可谓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 《针灸大成》全书共分10卷。第一卷针道源流,扼要记载了《针灸大成》援引诸书的概貌,并作简要的评述。第二部分(经论)为全书的理论核心,选《灵枢》《素问》和《难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作为针灸的理论基础。第二、三卷是歌赋,在所有针灸书籍中,《针灸大成》辑录的歌赋较为全面。卷三收入的四篇“策”乃杨氏之心得。卷四为针刺手法部分,重点论述了九针,继之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各家针法,包括《黄帝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和《神应经》补泻及李梴、高武和杨继洲本人的补泻手法,其中以杨氏的手法较为全面而实用,其重点是“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这是杨继洲在手法方面的经验总结。卷五为子午流注,所论时间配穴法的内容极为丰富。近人所阐述子午流注,基本没有超出其范围。第六、七卷为脏腑、经络和腧穴,其有关论述较为详尽。卷八为针灸治疗,首列简易取穴法,继之用大量篇幅论述了23类疾病的针灸治疗。以上皆取材于《神应经》。其后为“续增治法”,记载了中风、伤寒和杂证的针灸治疗。卷九首列“治症总要”,继之介绍了东垣针法、名医治法和各家针法及灸法的基本内容,卷尾还附有杨氏的31个医案。卷十是小儿按摩,内容十分丰富,实际上是《针灸大成》的附篇。 从《针灸大成》中可以看出,杨氏针灸医学造诣不凡。书中所述大多见地精到,立论公允。杨氏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经典,溯源穷流 杨氏勤求古训,治学力求渊博精深。他认为研医“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溯而言之,则惟《素》《难》为最要。”为了溯源穷流,杨氏博览群书,精心研究,遵循“由《素》《难》以溯其源,又由诸家以穷其流”的方法整理医籍。他认为《素问》《灵枢》和《难经》是医学的圭臬,针灸发展的渊源,因而摘录其中的有关内容列于《针灸大成》首卷,名为“针灸直指”。之后又进一步广泛收集《素问》《难经》以后逐步形成的各家的著作,博采众长,熔历代针灸精华于一炉,把诸家流派的成就兼收并蓄于《针灸大成》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 二、精思脉理,意究病源 杨氏对脉诊的认识,尊崇《难经》“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思想。在实践中,他以诊寸口脉象为主,其他部位的脉象为补充,重视脉诊之作用,把脉诊所得作为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指出“欲知脏腑之虚实,必先诊其脉之盛衰”。他还精研脉理,把脉象与病因病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审证求因,掌握疾病的本质,从而使辨证施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他常常以精湛的脉理分析,对一些疑难病症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取得了十分出色的疗效。 三、用穴精当,效专力宏 《针灸大成》中用穴精当,选穴配穴理论特点主要体现在辨证选穴、循经选穴、选取特定要穴几方面。 (一)辨证选穴,理论完备 杨氏在辨证选穴方面广泛收集各家经验,结合家传用穴,共记载各科300多种病证的1000余个处方。在杨氏医案中可以看出,他强调的辨证选穴包括辨证审因、辨局部与整体、辨正邪盛衰、辨阴阳虚实、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一整套理论。《针灸大成》列举了1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