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21课《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蝉》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也是本学期教材要求阅读的第二本名著。课文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蝉的生命历程,内容具体,思路清晰。文中“有情节,有描写”,语言生动活泼,是一篇带文学性的说明文。同时这篇课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单元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着重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语言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侧重把握说明语言和说明顺序的特点,通过阅读,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对说明文学习的基本要素已经有一定认识,对说明文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但与此同时,对其阅读方法和写作特点又把握得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在这两个方面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关怀,学习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重点难点: 1.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写法,体会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难点) 资料补充: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作品简介: 《昆虫记》共十卷,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蝉》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和“蝉的卵”四部分。其中,“蝉和蚁”为《伊索寓言》里的蝉证名:蚂蚁霸占蝉在树枝上凿的“井”,还吃蝉尸甚至奄奄一息的蝉;“蝉的音乐”说明蝉鸣不是呼唤同伴,因为同伴在近旁,说明蝉是聋子。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一下: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打一昆虫)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是昆虫纲同翅目半翅亚目的其中一科。 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 蝉具有透明且有脉纹的翅膀和分得很开的小眼睛。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那么,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读音释义: 轧(yà)扁 鳍(qí)状物  倒(dǎo)悬  折zhòu(皱) 纤(xiān)维  跳蚤(zǎo) 车辙(zhé) nián(黏)土  无动于衷(zhōng)  金蜣(qiāng)  涂墁(màn)  蚋(ruì)  钹(bó) 窠(kē) ①罅(xià)隙:缝隙。 ②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③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④匹敌:对等;相当。 ⑤刹(chà)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1.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2. 灭顶之灾: 指毁灭性的灾难。 3. 转瞬即逝: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 4. 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5.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二、蝉之印象 自读课文的阅读,我们要格外留意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提醒我们: “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 默读课文,浏览全文,结合课文中对蝉的描写,试着用“我发现蝉(很)__________”的句式来发言,说说你对蝉的印象。 预设: 蝉喜欢阳光、干燥的地方晒太阳。 蝉很聒噪,很吵,因为它“一到七月初,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蝉很聪明,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它会用身体里藏着的一种极黏的液体来做灰泥,使隧道更坚固。 蝉很勤劳,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