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梦阳(1473-1530)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在朝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理论以及创作方面。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语言流畅,笔法豪放。他的代表作包括《静夜思》、《夜泊牛渚怀古》等。此外,他还是一位改革者和领导者,主张国家兴盛和社会变革。他的诗歌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梦阳在朝鲜
李梦阳(1473-1530),又名天宝、镇吉、空通(又名千冬)。他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嘉庆在汉代属于北地县,因此也被称为“北地”。李梦阳为弘治六年进士, 任过户部主事, 迁员外郎、郎中, 因直言敢谏曾四次下狱。李梦阳是明代前七子领袖之一, 无论在诗歌理论还是在诗歌创作上都有杰出成就, 如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五中说:“李献吉诗如金鸡擎天, 神龙戏海;有如韩信用兵, 众寡如意, 排荡莫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李献吉诗文山斗一代, 其手辟秦汉、盛唐之派, 可谓达摩西来, 独辟禅教, 又如曹溪卓锡, 万众皈依。”
李梦阳不仅在中国很有影响, 而且名播海外, 还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存的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诗话及杂著中有一些论及李梦阳诗文理论及创作的内容, 国内少数学者在研究亚洲诗话的论文中偶有提及。如王小盾、何仟年二位先生发表在《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的论文《越南古代诗学述略》中引用了越南古典诗论家绵寊 (1820—1897) 《苇野合集·论诗札子》中的一段评论:“成化、弘治之间, 李东阳崛起, 标引而导之正, 而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继之, 为极盛焉。”谭雯女士在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日本诗话及其对中国诗话的继承与发展》中引用了山本信有《孝经楼诗话》中“剽窃者, 彼邦则李何王李, 吾邦则白石、南郭”的论述。李圣华先生发表于《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的《论韩国诗人对明诗的接受与批评——以韩国诗话为中心》一文引用了中国使臣唐皋在朝鲜评说李梦阳的一段话 (见本文第二个参考文献) 。遗憾的是, 国内还没有人专门撰文研究李梦阳的域外影响, 所以笔者撰此文专门探讨李梦阳诗文及理论对古代朝鲜文学创作及改革的影响, 以期为扩大李梦阳研究领域抛砖引玉。
比较而言, 李梦阳对古代朝鲜文学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古代朝鲜文人认为:“迨李梦阳出而诗学大振。”又说他“诗文两极其至”(P369), 还将他和何景明一并称颂:“何李文章自作家, 射人光艳纵天葩。”因此李梦阳诗文对古代朝鲜文学创作及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李梦阳在其生平事件已经发生在16世纪中期
李梦阳诗文传到朝鲜的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证, 但据现存的一些资料可推测出大致时间。朝鲜官方最初了解李梦阳是在1521年 (正德16年, 即嘉靖登极年) , 据《月汀漫笔》记载:“辛巳年嘉靖登极, 诏使唐修撰皋出来时, 远接使容斋李公问于天使曰:‘当今天下文章谁为第一?’唐答曰:‘天下文章以李梦阳为第一。’其时崆峒致仕, 家居汴梁, 而名动天下。我国不知, ……”(P369) 而在此之前, 一些文人很可能已经知道李梦阳甚至还看过他的某些作品, 如比李梦阳还大一岁的朴祥 (1474—1530) 曾在《靖节陶征士诗集跋》中说:“右靖节先生诗集康州须溪本, 不但文集之不具, 而其所载且有阙失, 是岂陶氏之全书耶?余尝得国朝李梦阳所校定诗文两帙。……皇明嘉靖元年壬午秋七月上澣, 通训大夫忠州牧使朴某, 谨跋。”朴祥作此文在嘉靖元年即1522年, 此前, 他既然能得到李梦阳校订的陶渊明集, 也就有可能得到李梦阳的部分诗文, 但可惜没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知, 李梦阳至晚在去世的前10年已经名扬海东了。在李滉 (1501—1570) 的文集中有如下记载:“《怀麓》:李梦阳文集。李号崆峒, 又号怀麓。”《怀麓》是李东阳的文集, 李滉显然将二人弄混了, 但说明李梦阳在当时的朝鲜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据柳希春 (1513—1577) 《眉岩日记》记载, “壬申 (隆庆六年我宣庙六年) ……见昨日谢恩使贸来书册《文苑英华》一百卷、《濂溪周元公集》五卷、《敬轩先生集》八卷……《崆峒集》三卷……”(P314)隆庆6年即1572年, 朝鲜政府派到中国的谢恩使就将《崆峒集》买了回去, 而能被朝鲜政府认可说明李梦阳在文人中已经有一定影响了。又据《眉岩日记》载, “丁丑 (万历五年我宣庙十一年) …… (元月) 二十七日, 余以梁应鼎为圣节使将赴京, 理山来人参二斤, 可买中国书册。修简送之, 令景濂持人参往谒托之。所最望者, 《皇朝名臣编录》、《欧阳公集》、《空同集》 (即李梦阳) 、《致堂管见》, 其次……”(P407-408)也就是说在万历5年 (1577年) , 李梦阳的作品在朝鲜已经非常受文人的欢迎了。到了1580年 (万历8年) , 尹根寿 (1537—1616) 就在朝鲜用活字刊印了李梦阳的诗集。他现存的文集记载了此事:“右崆峒七言古诗六十一首, 律诗一百五十首。余之居守松都, 用活字印之。……万历八年腊月下浣, 谨书。”(P239)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 李梦阳的诗文集应该在16世纪中期传到朝鲜, 之后马上流传开来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