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潮》杂志的激进思想终于被反对者抓住了把柄。《新潮》杂志的激进思想终于被反对者抓住了把柄。
蔡元培与北京政府关系新探
1919年4月的爱国运动是如何爆发的?多年来,研究善的人注重知识,传统观念总结了北京大学师生的动机。巴丽河的外交失败给北京大学和学生带来了不满。这些主流看法当然有道理。不过, 我们还可以从许多比较世俗的视角来观察这场具有中国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文人发难
当年, 蔡元培是满怀热情来到北京来到北大, 他就是要以“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的精神改造北大、重建北大, 将北大由先前的官僚养成所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最高学府。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奋斗,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指导下, 蔡元培启用了一大批新人, 替换了先前一大批旧人, 这势必引起一些人的不满甚至坚决反对。更重要的是, 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 是黎元洪当大总统时候的事情, 现在北京政府权力掌握在段祺瑞和安福系的手里, 而段祺瑞和安福系对蔡元培执掌北大后的作为非常不满, 以为引用非人, 败坏士习, 借教育家之美名, 实行灌输社会革命、无政府等说, 阴为破坏举动。北京政府将蔡元培主持北大所引发的新思想新思潮新文化视为洪水猛兽, 北大和蔡元培实际上与政府处于几乎全面的对立状态。更确切地说, 蔡元培隶属于南方的国民党, 是孙中山的老朋友, 他此时主持北京大学是用北京政府的钱, 但在许多政治理念上, 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却与南方的孙中山政府遥相呼应, 而南方的孙中山政府此时正在想方设法推翻北京政权。在这种情况下, 蔡元培难免不成为北京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势之必然不得不然。他们双方都在积蓄力量, 都在寻找机会予以突破。
到了1919年初, 这种平衡终于因某种因素的注入而被打破, 北大和蔡元培逐步陷入被动状态。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 这年元旦, 由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主编的《新潮》杂志创刊, 其中的激进思想终于被反对者抓住了把柄。于是从1919年初, 北京官场、学界乃至一般知识界关于北大的传言就越来越多。如果仔细体会林纾在五四游行前发表的那两篇影射小说和致蔡元培的公开信, 就知道当时政府对北大的不满其实已经传到社会上。
林纾的第一篇影射小说是1919年2月17日发表在《新申报》上的《荆生》。这部小说写“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异”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三人同游京师陶然亭。他们力主去孔子灭伦常和废文字以行白话, 终于激怒了住在陶然亭西厢的“伟丈夫”荆生。荆生破壁而入, 出手痛打, 田其美等三人抱头鼠窜, 狼狈而逃。这里的皖人田其美, 显然是指陈独秀, 田与陈本一家, 这是中国史的常识, 美与秀对举;浙人金心异显然是指钱玄同, 钱为金, 同对异;新归自美洲的狄莫当然指新近留学归来的胡适。至于伟丈夫荆生, 或以为是段祺瑞的重要助手徐树铮, 或以为是练过武功的作者本人, 或以为是林纾心目中卫道英雄的化身, 是理想化的英雄。
《荆生》的发表终于使林纾出了一口气, 这是因为林纾原本自戊戌年间就是新文学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只因为给陈独秀新文学的绝对主义提了那么一点点建议, 希望在提倡新文学的同时注意“古文之不当废”, 就被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给打入旧文学的阵营, 并被钱玄同、刘半农以“双簧信”的形式肆意调侃, 恶意攻击。林纾的积怨也并没有因为《荆生》的发表而消解, 紧接着, 林纾又在《新申报》上发表第二篇影射小说《妖梦》。
为林纾这两篇小说居间协助发表的是北大学生张厚载。张厚载即张豂子, 笔名聊止、聊公等。生于1895年, 江苏青浦人。时在北京大学法科政治系读书, 1918年在《新青年》上与胡适、钱玄同、傅斯年、刘半农等北大教授就旧戏评价问题展开争论后, 为胡、钱等师长所不喜。所以他后来似乎有意动员、介绍他在五城中学堂读书时的老师林纾创作影射小说丑诋胡适、钱玄同、陈独秀、蔡元培。
或许是张厚载的唆使, 使年近古稀的林纾接连写了这两部只能是发发牢骚的影射小说。只是不巧的是, 当林纾将第二篇小说《妖梦》交给张厚载寄往上海之后, 他就收到了蔡元培的一封信, 说是有一个叫赵体孟的人想出版明遗老刘应秋的遗著, 拜托蔡元培介绍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及林纾等学术名家题辞。
蔡元培无意中的好意感动了林纾, 他们原本就是熟人, 只是多年来不曾联系而已。现在自己写作影射蔡元培的小说, 似乎有点不好, 所以他一方面嘱张厚载无论如何也要将《妖梦》一稿追回, 另一方面致信蔡元培, 坦言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若干看法。他认为, 大学为全国师表, 五常之所系属, 最近外间谣言纷集, 这大概都与所谓新思想的传播有关。晚清以来, 人们恒信去科举, 停资格, 废八股, 复天足, 扑专制, 整军备, 则中国必强。现在民国将十年, 上述期待都成为现实, 然而国未强民未富, 反而越来越乱问题越来越多。现在所谓新思想更进一解, 必覆孔孟, 铲伦常为快。其实, 西方国家虽然没有像中国过去那样崇奉伦常, 但西方国家的伦理观念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