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与古北城的形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北口与古北城的形成 城上众多的关塞 古北口市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图1)。白马关和金山岭之间。这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塞之一。历史悠久的驻军文化、商贸文明, 与现存规模庞大的古庙宇群落, 以及自然山水地形紧密融合, 构建起古北口镇多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 古北口镇因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边关重镇, 并于2008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北口地区的军事视角 古北口镇地处要冲, 为中原通往东北、内蒙的锁钥重地, 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早在战国时期, 燕国就在此筑墩设防以阻止东胡进犯2。汉高祖刘邦建国后, 在今古北口村北卧虎山下设立了厗奚县3。汉武帝时期, 守军及县官、衙役全被匈奴兵杀害。武帝因此从黄河两岸迁移数万居民到此耕种、生活和经商, 此地逐渐发展成为房舍紧凑、商贸繁荣的北方重镇4。 为了防御突厥、奚和契丹族, 北齐开始构筑石砌长城并经过古北口5。这条长城后来历经北周、隋、唐修缮利用。从隋朝起, 古北口便成为长城燕蓟段的重要军事要地之一。 唐代时, 因古北口为唐幽州 (今北京) 之北长城重要关口而得名“北口”6。唐在此设有北口守捉, 屯兵驻守, 凸显古北口为唐代两千里长城沿线军事重镇的地位。当时长城之外为奚族聚居区, 所以古北口又称“奚关”。五代时的古北口又称“虎北口”, 对此, 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引注《匈奴须知》中提道7:“虎北口至燕京三百里”。金泰和五年 (1205年) 在古北口设置“北口城”8。 元、明、清三朝都曾定都北京, 古北口因其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师北大门。元朝在此设立古北口驿9, 明代设置古北口千户所10。 古北口成为一处雄关隘口始于明朝。明朝初年, 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 朱元璋派徐达等驻守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等处的城关12。明洪武十一年 (1378) , 太祖令徐达建古北口关城, 徐达守军在北齐长城基础上, 对古北口一带的长城加砌石块以增强防御能力, 并加修关城、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 增修门关两道。从此, 古北口和西北的居庸关一样, 成为明王朝首都的重要军事门户。 清代, 在《唐土名胜图会》中有对古北口的描绘 (图2) 。此时由于古北口为清皇室前往承德避暑的必经之地, 清政府遂于此修建御道, 并在城外修建万寿行宫。清代的古北口虽然有驻军, 但军事功能并不突出, 转而成为区域中心和商业集镇。在古北口北关外, 潮河冲积出的宽敞的河滩上, 边关南北的商人在这里交易, 久而久之, 人们沿路建造商铺、房舍, 逐渐形成古北口最早的商业街。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 古北口一带雨水连绵, 潮河涨泛, 城墙全被冲毁13。清光绪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1890年9月29日) , 一场特大山洪将古北口东门城洞、南门水洞及沿河两岸的衙市房舍全部冲毁, 河坝也被淤平, 后来东门的水洞便成为了东门, 至今尚存。这场特大山洪过后, 城内的居民迁到城外居住, 古北口出现了城外为市、城内为郊的独特局面 (图3) 。 民国初期, 古北口与密云、石匣并称为北平地区密、石、古三重镇, 古北口城内外的格局未有大的变化。1976年7月23日, 潮河再次爆发特大洪水, 古北口旧城受灾严重, 民房村舍俱毁, 诸多古代官署建筑尽数消失, 只剩东口水门尚存 (图4) 。旧城外的古北口镇也严重受灾, 沿街绝大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屋舍商铺被毁。水灾后, 政府重建古北口镇。原来关城及城门东西延伸的城墙, 东至盘龙山下, 西至潮河岸, 仅有东关处尚依稀可辨部分遗址, 其余城墙均在重建过程中被拆毁。后来, 随着人口逐渐增多, 古北口集镇沿大路向北和向东的缓坡两个方向不断建设发展, 形成如今的城镇格局。 古北口地区的商业集聚区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边缘, 古北口镇地处北京东北边缘燕山山脉的重峦叠嶂之中, 是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内蒙古草原之间相互往来的交通要塞之一。古北口山高势险, 卧虎山和蟠龙山形成对峙, 紧锁潮河 (图5) 。宋时《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三朝北盟会编》载:“幽州之地, 沃野千里, 北限大山, 重峦复障, 中有五关, 居庸可以行大车, 通转飨。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 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 止能通人, 不可行马。山之南, 地则五谷、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出关来才数十里则山童水浊, 皆瘠卤, 弥守黄茅、白草, 莫知亘极, 岂天设此限华夷也”15。正因为古北口扼守南北交通要道的险要位置, 为防范外患, 统治者便在古北口一带筑关建城, 使其渐成锁钥之地。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中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早在北齐天保六年 (公元555年) 修筑一道自西河起 (今陕西榆林河) 至山海关共1500余公里的长城。其中, 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