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子椭藏书考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朱子椭藏书考述 朱成爵(1480-1527),字为“子涛”,号为“西山巧”,号为“西顺城古宅”,号为“左安”,江阴人。屡试不第, 援例入国学, 为国子监生。无意仕进, 以诗书自娱, 与文徵明、唐寅交情甚笃, 著有《灼薪剧谈》、《鲤退稿》、《存余堂诗话》。《明史》无传, 幸有文徵明在其殁后为撰墓志, 记生平, 叙交游, 使数百年后犹可想见其为人。 朱子儋酷爱艺文, 锐意收藏, 经二十馀年之累积, “所蓄鼎彝、名画、法书及古墨刻, 皆不下千品” (文徵明《朱子儋墓志铭》) 。然其藏品在身后陆续星散, 又未有藏书目传世, 致使后人于其藏书皆莫得其详, 惟津津乐道于“以爱妾换宋版《汉书》”一事, 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叶德辉《书林清话》等。 考朱子儋藏书印有子儋、承爵、左庵、集瑞斋、朱印子儋、朱氏子儋、存余堂印、磐石山樵、西舜城居士、竹素斋图书印等, 又《天禄琳琅书目》、《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等书目已开著录藏书印之风。本文拟翻检明清以来重要藏书目录, 通过考其所记钤印, 证明确曾为朱子儋所藏所刻者, 先分析, 再汇聚, 虽所得不多, 但残膏剩馥, 足以缘目寻书, 闻香识人。 一 子部藏书与子蚤藏 考子儋藏品共二十七部, 其中春秋类一, 小学类三, 正史三, 笔记三, 类书一, 书画六, 楚辞类一, 别集八, 总集一。苏轼帖等书画俱为真迹, 似无疑问, 其馀藏书, 宋刻十三, 旧抄四, 明刻一。藉此可进一步考察朱子儋藏书之特色: 首先, 朱子儋藏书门类众多, 覆盖经、史、子、集各部。经部四种, 三种属小学类, 可见子儋重音韵、训诂等根柢之学。从对同书异版的收藏来看, 知其于史部重视太史公书, 子部喜读《容斋随笔》。 其次, 朱子儋藏品主要集中在书画和别集两类。能与文徵明、唐寅等名家密切交往者, 必于书画与文学有所造诣。朱子儋绘画、书法作品今已难觏, 但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工笔翰, 时出新意, 写花鸟竹石, 亦秀润合作”, 当非虚誉。朱子儋《鲤退稿》已佚, 其诗今存六十馀首, 见于顾季慈之《江上诗钞》及钱谦益之《列朝诗集小传》, 同时还撰有《存余堂诗话》, 虽篇幅不大, 但评论精当, 深受好评。四库馆臣对《灼薪剧谈》多有贬词, 认为《黄太史精华录》纰漏百出, 独于《存余堂诗话》评论中肯, 认为“皆有理”, “似确而固” (《四库提要·诗文评类存目》) 。朱子儋擅长品评艺文, 此能力之养成, 与其藏书偏嗜艺文, 经年累月地耳侵目染当有密切关系。 再次, 朱子儋所藏以宋本居多。二十一种藏书, 宋本居十三种, 超过半数以上。抄本与未明版本各书, 亦当以宋本居多。嗜宋元旧本, 虽不独子儋为然, 但子儋实堪为代表, 首开此风。以爱妾换宋本《汉书》事, 虽有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放翁律诗钞题记》及赖福顺《清代天禄琳琅藏书印记研究》力为辩诬, 认为此事属松江朱大韶, 乃黄丕烈误记, 后人遂以讹传讹。但朱大韶乃以美婢易《后汉书》, 与《汉书》无涉, 且朱子儋藏书中正有宋刻《汉书》, 所以并不排除以爱妾换宋版《汉书》的可能。即使不是朱子儋事, 从后人长期误读中, 正可见其佞宋之一斑。 二 “当属元本”与“子山诗” 收藏之外, 朱子儋还充分利用己藏, 甄选善本, 或摹写, 或新刻, 使珍籍化身千百, 沾溉士林, 尤为难得。考朱子儋刻书凡八种, 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 朱子儋不仅藏书多别集, 刻书也以别集为多;篇翰一般不大, 《浣花集》卷数最多, 也不过寥寥十卷。据笔者目验, 朱子儋刻书有字大行阔、雕印精工的特点, 并推断这是其备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李一氓称《放翁律诗钞》“字大悦目, 白棉纸精印, 公库私藏, 均未见于目, 迄今已逾四百年, 亦明镌善本中之善本矣” (《一氓题跋》) , 傅增湘评《浣花集》“字皆绝佳, 方知是集以朱刻本为最胜, 其流传之最稀”, “各家藏目所无, 明刻唐人集中最为罕秘, 当与宋元同珍” (《藏园群书经眼录》) 。一因为流传稀少, 一因为刊印精工, 故明知其为朱刻, 仍珍之如宋元旧本。更有不知其为明刻, 误定朱子儋刻本为元本, 甚至宋本者。如于敏中等不识朱承爵其人, 以跋文推断“必非宋人”, 又以“板式纸质定之”, 认为《黄太史精华录》“当属元时刊本无疑” (《天禄琳琅书目·元版集部》) 。由此更见朱子儋刻本之精, 足可与宋元本相媲美。 此外, 朱子儋刻书, 并不规行矩步地摹写古书, 而是着意于辨伪和辑佚, 使古籍在旧貌的基础上, 焕然一新。辨伪如《樊川续集》、《樊川别集》杂有许浑之作, 朱子儋刻《樊川诗集》将其一一删汰, 跋称“续、别集, 后人妄以浑诗足成, 牧岂借重于浑哉!牧仕宦初不在南海, 别集乃有南海府罢之作, 其谬见矣”。辑佚如为刻《浣花集》, 朱子儋遍考载籍, 辑得《咏白牡丹》等佚诗二首, 附集后作为补遗,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