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耐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随着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目前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氧化二醇类抗剂,导致这种药物的抗剂率。
逐年攀升,对大肠埃希菌而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笔者将对其耐药机制进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主要试剂
(1)菌株来源:大肠埃希菌266株,来源于2005年全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患者的痰、尿、血、便等标本,随机选取40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3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包括1株对头孢类耐药菌株)。(2)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保存。(3)主要试剂和仪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药敏纸片。天津市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试剂盒。
1.2 菌株活性及检测
(1)菌种鉴定:实验用大肠埃希菌为2005年全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菌株,从中筛选出38株耐药菌株,2株敏感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AMS60细菌鉴定仪的GNI+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2)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试菌株耐药性、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S)。(3)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采用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纯度和浓度。(4)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别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的大肠埃希菌gyrA、parC及mar基因序列,按引物设计原则,分别设计1对包含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在内的引物,并通过BLAST分析选取特异性较强的引物,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5)PCR-SSCP分析:制备1 7%聚丙烯酰胺凝胶后,加样及电泳,显色。(6)测序:选取耐药菌株的DNA扩增产物gyrA、parC和marOR基因进行测序。
2 药物敏感试验
2.1药敏试验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从住院患者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共计266例,其中116株来源于尿,99株来源于痰,35株来源于血,16株来源于引流液。通过MIC检测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5.9%,MIC50和MIC90均为8 mg/L。 据NCCLS标准,对所选的4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的K-B法药敏结果显示,有38株菌对≥1种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2株菌对试验中的所有药物敏感或中介。
2.2染色体DNA电泳 提取40株大肠埃希菌的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得基因组DNA的A260∶A280为1.8,浓度为0.5 μg/μl。
2.3PCR及PCR-SSCP 本实验对所有测试菌株gyrA、parC和marOR区域PCR扩增所得产物,经1.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呈一条特异扩增带,且与预期片段长度相同。PCR-SSCP分析 对测试菌株gyrA基因片段的PCR-SSCP分析显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菌株ECO10、22、31的带型与标准株ATCC 25922带型一致,余37株大肠埃希菌的gyrA基因SSCP带型与ATCC 25922带型不同,呈现多态性,见图1。parC基因的PCR-SSCP分析显示,除3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株的SSCP带型与标准株ATCC 25922的带型相同外,对萘啶酸高度耐药的ECO24的SSCP带型也与ATCC 25922带型相同,余呈现多态性,见图2。
3 讨论
3.1 gyra基因突变
目前已知的耐药机制包括编码DNA消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基因突变,主动外排系统作用,菌膜对药物渗透性改变,多重耐药基因的突变及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众多的耐药机制中,以编码DNA消旋酶的gyrA基因和编码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基因突变最为基本和重要。本实验用PCR-SSCP法对40株大肠埃希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并通过测序确定耐药菌株gyrA和parC基因突变点。对40株大肠埃希菌gyrAQRDR区进行SSCP分析显示,敏感菌株ECO10、31、22的带型与标准株ATCC 25922带型一致,表示3株菌的gyrA基因未发生突变,余37株对萘啶酸耐药的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SSCP带型均与ATCC 25922带型不同,说明发生了突变,可见,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与gyrA QRDR区发生基因突变存在必然联系。
选取耐药株ECO11和ECO24的gyrA QRDR区进行测序,其中耐药株ECO24仅对萘啶酸存在高水平耐药,对所选其他氟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氨基糖苷类药物均呈敏感或中介,若在该菌株中发现gyrA基因的突变,则更能说明gyrA基因突变,在大肠埃希菌产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中作用的基本性和重要性。与预期相符,两株菌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高教版 第一章集合 复习题(解析版).docx VIP
- 肿瘤化疗质控中心质控手册.docx VIP
- 《机器学习》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15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T_ZCEAS 1001-2024 )(2).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大理白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第二批)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年度).pdf VIP
- 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与答案与解析(共17套).pdf VIP
- 处理能力7000吨年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稀土分离厂酸溶车间工艺.doc VIP
- 2025形势与政策秋-第五讲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教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