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土龙泉窑陶瓷分类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出土龙泉窑陶瓷分类研究 四川是龙泉窑遗址的重要挖掘区。考古发现的数量是最常见的。这些窖藏瓷器的类型十分丰富, 几乎涵盖了原产地窑址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品种, 有的器形甚至于窑址内罕见。然而就各地的窖藏材料而言, 所属年代单一, 大多集中于南宋中后期, 而南宋以后的材料却显得很薄弱, 几成缺环, 无法完整地反映四川地区龙泉窑青瓷的类型及行销流布状况。近年来, 文物考古部门在成都市区及周边郊县陆续清理发掘了一批墓葬、城墙和生活居址, 当中亦出土了相当多的龙泉窑青瓷标本, 且年代以元明时期为主, 对以往的发现与认识无疑是难得的补充。鉴于考古材料的日渐积累, 我们已经有条件也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展开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二 器形的种类 由表一可见, 龙泉窑青瓷的类型复杂多样, 常见的包括有碗、盘、盏、碟、洗、钵、高足杯、注碗、盏、瓶、炉、罐、器座、器盖等10余种, 另有觚、壶、尊、渣斗、花插、盒等相对少见的器形。根据各种器形不同的流行时段, 我们将出土的这批青瓷器按早晚划分成三期。 (一) 莲瓣纹盘、神盘 窖藏以遂宁金鱼村、简阳东溪园艺场、什邡两路公社、三台东河纸厂和峨眉山罗目镇等为代表, 墓葬材料有彭山虞公著夫妇墓及蒲江白岩寺宋墓两座纪年单位, 遗址有邛崃龙兴寺一处。瓷器分布地域广泛, 主要都出自窖藏内, 单个窖藏的出土量一般在数十件左右, 个别者能达到百件以上。 器物种类极其丰富, 以碗、盘、洗的所占比例最高, 另可辨注碗、盏、钵、盒、瓶、炉、罐、壶、觚、尊、渣斗、花插、器座等, 既有生活日用器皿, 也有祭祀礼仪和陈设类用具, 其中瓶和炉的样式繁多。瓷器的制作端巧规整, 胎体较薄且洁白细腻, 施釉较厚, 釉色呈粉青或梅子青, 玉质感强。碗、盘类流行敞口、弧壁, 洗流行折沿。器表多简素, 装饰技法最常见的是在碗、盘、钵外腹壁刻饰一周莲瓣纹, 有的折沿洗内底还饰有双鱼水藻图案。 碗 均为圆口外敞, 弧腹, 矮圈足, 外腹壁有素面和刻莲瓣纹两种。以莲瓣纹碗最普遍, 圈足墙较薄, 足底施满釉, 足底中心有一乳状突起, 典型如遂宁金鱼村 (图一∶1) 、简阳东溪园艺场、什邡两路公社、三台东河纸厂及巴中县医院住院部窖藏出土物, 形制几无差别, 类似的标本在浙江龙泉大窑的乙区窑址 (如Y2 (2) ∶11, 图二∶1) 、枫洞岩窑址 (如TN10W3 (8) N∶3)及金村一带窑址 (如T5 (1) ∶24)均有发现, 另外在龙泉东区的安福村大栗山窑址也有零星的出土。 盘 可分圆口和花口, 以圆口盘的数量较多, 流行敞口, 浅弧腹, 外腹壁也见有素面和刻莲瓣纹两种。莲瓣纹盘如遂宁金鱼村、简阳东溪园艺场 (图一∶2) 、什邡两路公社、三台东河纸厂窖藏及邛崃龙兴寺遗址出土物, 形制差异不大, 仅金鱼村所出1件 (SJH∶275) 圈足较宽, 龙泉大窑的乙区窑址即出有此类盘 (如Y2 (3) ∶27) 。花口盘只见于成都北郊驷马桥宋墓, 口沿作六曲葵瓣状, 上腹略束, 下腹折内收为圈足, 与龙泉东区的上严儿村窑址出土的I式花口盘相同。 洗 均为圆口, 流行折沿, 腹部形态有折腹和弧腹两种, 底带圈足。折腹洗见于遂宁金鱼村、简阳东溪园艺场、什邡两路公社 (图一∶3) 、三台东河纸厂、峨眉山罗目镇等地窖藏, 形制几无差别, 与龙泉金村窑址青瓷IV式洗 (T5 (1) ∶41, 图二∶3) 一致。弧腹洗见于简阳东溪园艺场、什邡两路公社两处窖藏, 其中园艺场所出1件外腹壁刻一周莲瓣纹, 内底饰双鱼水藻图案, 与龙泉大窑村枫洞岩窑址青瓷贴花双鱼纹折沿洗 (如TN8W3 (4) S∶2) 接近。 注碗 见于遂宁金鱼村 (图一∶4) 、简阳东溪园艺场窖藏和邛崃龙兴寺遗址, 体形小巧, 为直口, 深弧腹, 外腹壁刻饰一周莲瓣纹。注碗为茶酒用具, 一般带子母口盖, 与前述莲瓣纹盘配套使用, 类似盏和盏托的组合, 龙泉大窑的乙区窑址 (Y2 (2) ∶1) 、枫洞岩窑址 (TN8W3 (3) N∶13) 均出有此类标本。 盏 形制几无差别, 即“斗笠盏”, 为敞口, 斜直腹, 矮圈足, 通体素面光洁。见于遂宁金鱼村、简阳东溪园艺场及阆中丝绸厂窖藏 (图一∶5) , 另外广元市也曾出土1件。 钵 为敛口, 斜腹略带弧度, 圈足, 外腹壁刻饰一周莲瓣纹, 目前在四川地区仅发现两件, 系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 (图一∶6) , 类似的莲瓣纹钵标本也见于龙泉大窑乙区窑址 (Y2 (2) ∶23, 图二∶4) 和上严儿村窑址。 盒 仅简阳东溪园艺场窖藏出土1件。由盒盖、盒身两部分组成, 圆形, 子母口, 盖顶微隆起, 通体装饰牡丹和缠枝花卉图案, 与龙泉上严儿村窑址出土的青瓷印花粉盒近同。 瓶 数量较多, 形态各异, 按其突出特征和用途可细分为葫芦瓶、长颈瓶、胆腹瓶、纸槌瓶、方瓶、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