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州诗人的边塞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常州诗人的边塞诗

唐后,边塞诗逐渐萎缩。在清朝,第二个高峰出现,创造了与唐代并列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歌。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毗陵诗派,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如洪亮吉写下了优秀的西域边塞诗,吟唱西域的壮美奇景;赵翼曾三次随乾隆出塞至木兰,徐书受也到过塞北,他们留下了一些北方边塞诗;赵翼、杨伦曾在云南、广西等地任职,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西南边塞诗;赵翼还写有东南海防诗。毗陵诗派的边塞诗在描写地域、创作主体、表现内容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新变与深化,既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又体现了该诗派自身的某些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西域诗的写作背景

毗陵诗派的边塞诗,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边塞诗所指的西域,还包括前人很少涉及的大西南,长城以外的塞北,甚至东南海防,极大地开阔了清人的视野。

清以前的边塞诗,描写的范围主要是西域边塞,清代边塞诗中,西域边塞诗仍占主要地位,其中影响最大、最值得称道的,应是毗陵诗人洪亮吉的《万里荷戈集》及《百日赐环集》。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但只有当诗人见识了西域奇景之后,他的山水诗才达到最高境界。严迪昌认为:“洪氏诗早年即奇思独造,五古歌行尤气盛。中年后经荷戈塞外,奇景奇情,纷然笔下。他的天山景物诗为清代山水诗添上了丰富的一页,较之纪昀之作更精彩。”(P925)

洪亮吉于嘉庆四年(1799)上书痛斥时弊,被遣戍新疆伊犁,《伊犁日记》可以说是他的西行漫记。他于嘉庆四年(1799)八月二十八日出京,十二月一日已抵肃州,三日从肃州出发,取道嘉峪关、玉门关、安西州、红柳园、猩猩峡、哈密、镇西府,二十六日抵天山。映入眼帘的是辽阔的原野、苍凉的戈壁、神奇的大山、肆虐的暴风雪……这些与中原迥异的自然风貌深深刺激着诗人,他再也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于是置皇帝不许作诗、不许饮酒之禁令于不顾,从嘉峪关到伊犁走了40多天,就写了50多首诗,在伊犁百日又写了纪事诗42首,追忆途中见闻诗6首,以上近百首诗组成了《万里荷戈集》,是洪亮吉西域诗的主体。洪亮吉在赦免回乡的途中写下的诗,组成了《百日赐环集》,其中有40多首属于边塞诗。

洪亮吉的西域诗,取材广泛,内涵丰富,风格雄奇豪放,是他一生诗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这其中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主要是描写西域奇特自然风貌的诗篇,如《天山歌》:“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P1202)诗人写出了天山之大,到了地的尽头,可以将天包住;天山之高,日月在此栖息;天山之奇,冰雪覆盖,石绿如玉,而进入山谷却温暖如春,景色迥异;天山之险,可以抵御外敌,阻挡沙漠,真是天山瑰丽神奇景色的逼真写照。诗人以其奇诡的想象,宏大的气魄,赞美了天山的雄伟壮美、奇特变幻。除了《天山歌》外,还有一篇也是脍炙人口的,那就是《松树塘万松歌》:“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赤迎日。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天光云光四时绿,风声泉声一隅足。我疑黄河瀚海地脉通,何以戈壁千里非青葱。不尔地脉贡润合作天山松,松干怪低一一直透星辰宫。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止。”(P1203)这首诗描摹真切,奇松、奇峰、奇云如在眼前,如此奇景使诗人陶醉其中,于是直抒胸臆,大笑高呼,完全忘记了自己当时九死一生的处境。在写给天山的颂歌中,没有哪一首比《松树塘万松歌》更加气势磅礴、一气呵成、铿锵有力和朗朗上口,它是天山颂歌中的绝唱。

毗陵诗派诗人赵翼、杨伦,还把笔触伸向祖国的大西南,大大开阔了清人的视野。

赵翼在科举会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乾隆改为第三名探花,在翰林院供职的第五年冬天,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已在“京察”中列一等的他,又被意外地任命为广西镇安知府。三十三年(1768)五月奉调至云南,参加对缅甸的军事行动,至次年五月才返回任所。三十五年(1770)三月被调往广州任知府。三十六年(1771)四月升任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赵翼将途中所见,都以诗纪之,其中有不少西南边塞诗,或写景,或怀古,读这些诗,有身临其境之感。

赵翼的西南边塞诗,能抓住西南景物之特色。如《澜沧江》:“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下有百丈洪,怒喷雪化热。”(P364)刻画了澜沧江的奇险景色,黑色的绝壁、曲折的道路、巨大的落差、汹涌的江水,构成了一幅壮丽奇险的图景。诗歌押入声险韵,首句多用入声字,音调急促,从表达形式上配合了景色奇险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又如《高黎贡山歌》写出了高黎贡山的高和险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