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蒋介石与中美献九的历史
1944年1月10日,他的心情在重庆尤为活跃。从两路口到复兴关,沿途张灯结彩,扎了许多牌楼,马路上车辆拥挤,人群熙熙攘攘,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所在地复兴关,更是岗哨林立,彩旗飘扬,笼罩在一片节日喜庆的气氛之中。然而,这一天,既非节,又非年,这样隆重热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一天正在排演一场向蒋介石“献九鼎”的闹剧。
献麻黄的式力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印共同签署的《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也公布了。这两项条约于同一天公布,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两项条约宣布废除美英两国历史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这无疑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蒋介石对这两个条约的签署自鸣得意,不免自视为洗刷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开辟中国新机运的民族英雄,是最不负孙中山使命的继承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为总理革命以来毕生奋斗最大之目的,而今竟得由我亲手达成。”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体察领袖的心意,决定借此由头给蒋介石评功摆好,谋划在1944年1月11日搞一个“纪念两个条约签订一周年”的活动,届时为蒋介石歌功颂德一番。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这个“心意”呢?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朱家骅一手操办起来的“党务工作人员训练班”提议,要在纪念两个条约签订一周年的会议上向蒋介石献九鼎。
“九鼎”,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是象征国家政权的重器,所谓“九鼎之重”。《史记》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后来,又有一个“楚王问鼎”的故事。此时,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意思,显然也有“劝进”的味道,正合彼时“三个一”(即“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宣传需要。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会讨论了这个建议,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都很明白献九鼎的用意,于是心照不宣,顺利通过。朱家骅并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在呈文上写了个“阅”,不置可否,实际上是默许了。这样一来,这出戏开始上演了。
朱家骅等人为了使“献九鼎”达到预期的目的,煞费了一番苦心。
1943年1月20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召开了献九鼎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者主要是各工矿的国民党党部代表。会议决定1944年1月11日召开两项条约签订一周年纪念会时,向蒋介石献九鼎致敬,九鼎由民生机器厂负责铸造,各工矿党部平均负担费用。
1月27日,朱家骅主持第二次筹备会议,会议决定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设计并监制九鼎。
2月19日,举行了第三次筹备会,会上采纳和通过了马衡设计的九鼎。九鼎的鼎台采用川产楠木,上刻蟠螭纹,台面是绿色雪花呢,鼎盖用古铜色软缎覆盖。马先生还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九鼎设计缘起》,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讲述了“九鼎”的来历以及他设计的理念。
1944年9月,“九鼎”铸成,只是还少一篇铭文。当时四川有许多老先生擅长此道,但都不愿“献丑”,最后请来历史学家顾颉刚,顾颉刚大概迫于压力,答应了。顾颉刚定稿后的铭文为:“于维总裁,允文允武,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欣载舞,献兹九鼎,宝于万古。”这九个鼎形式大小、花纹,一模一样,每个鼎高约30公分,重约十几斤。
9月17日,又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商定了献鼎仪式程序:一、启鼎;二、贯铉;三、献鼎;四、献词。10月5日又召开第五次会议,商定献鼎代表为500人,并且请国际宣传处对此发布新闻和中国电影制片厂来现场拍摄电影。
朱家浚“受鼎”,受献宝
“九鼎”告成,献鼎仪式也已商定,时又恰逢国际四大国(即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签署《关于普遍安全宣言》之际。这一宣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社会试图确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文件之一,中国能得以参与,自然是颜面上非常好看,无形中也为蒋介石提高了声誉。他的人气指数也急剧上升,甚至当时国际社会还有“五大领袖”之称,即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蒋中正和戴高乐。蒋介石被赫然排在国际大国领袖的第四位,在亚洲居于印度的尼赫鲁之前而称第一。
1944年元旦过后,朱家骅等人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活动,紧锣密鼓要开场了。为了使1月11日献鼎的活动不出现纰漏,朱家骅等人决定提前一天在重庆复兴关中央训练团纪念周活动上进行预演,在蒋介石等人向训练团学员授予结业证书后,即“向领袖恭献九鼎”。
1月10日,在复兴关的中央训练团所在地,会场布置得十分隆重。
预演时的主席台右边站立着朱家骅,左边站立着王东原,正中是何应钦,代表蒋介石“受鼎”。司仪唱道:“献鼎典礼开始!”接着喊:“鸣礼炮!”(因是预演礼炮未鸣)“奏乐!”随着进行曲的乐曲声,两排美女缓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