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神经内科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诊疗精要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ralysis),又称贝尔(Bell)麻痹,即由面神经管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目前本病病因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是潜伏在颅神经节的疱疹病毒(单纯疱疹I型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极少是Lyme病、Ramsay-Hunt综合征(面神经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处理是否及时适当,约75%的病例在1~3个月内恢复,年轻患者预后好。轻度面瘫无论治疗与否,痊愈率可达92%以上。
老年患者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预后较差。
一、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通常呈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
(2)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多见于Guillain-Barre综合征,据报道约为0.5%。
(3)部分患者在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轻度疼痛,数日即消失,或压迫面神经可产生不适感觉。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面、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部分患者常主诉患侧面部僵硬感或麻木感,可出现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病侧的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睑震颤明显减弱,面部感觉检查完全正常。
(4)如面神经受损在茎乳突孔以上而影响鼓索神经时,尚有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若在发出镫骨肌分支以上处受损,则尚有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病变,除有周围性面瘫、听觉过敏和舌前2/3的味觉障碍外,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郭和外耳道感觉减退,以及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构成所谓Ramsay-Hunt综合征。
(5)面神经麻痹如不恢复或不完全恢复时,常可产生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连带运动,成为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面神经麻痹恢复后,个别病例(约占2.7%)可复发。据报道,复发间隔时间最长者可达20年。
(二)诊断要点
(1)急性起病。
(2)周围性面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轻度疼痛。
(3)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二、辨证论治
本病多因起居不慎、烦劳体倦,或因素体亏虚,气血不足,导致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侵面部经络,或夹伏痰走窜经络,致经络痹阻,气血不通,筋脉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出现。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在面部经筋。
1.风寒阻络证
证候: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肌肉酸痛。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解表通络。
方药:小续命汤加减。
炙麻黄6g,杏仁9g,白芍9g,防风9g,川芎10g,白附子6g,全蝎6g,僵蚕9g,甘草3g。
加减:汗出较多,去炙麻黄,加黄芪15g,白术12g以益气敛汗;舌质紫暗,加红花6g以活血化瘀;舌苔白腻夹湿,加茯苓12g,泽泻10g。
中成药:①玉屏风颗粒,口服,1次1袋,1天3次;②通天口服液,口服,1次10mL,1天3次。
2.风热阻络证
证候: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伴口苦咽干、肌肉酸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解表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2g,川芎9g,白芷9g,黄芩9g,桑枝15g,蝉蜕5g,忍冬藤15g,羌活6g,全蝎6g,僵蚕9g,甘草6g。
加减:口角流涎,加胆南星6g,白附子6g以化痰通络;舌质紫暗,加红花9g以活血化瘀;耳周疱疹明显,属胆经热盛,去白芷、羌活,加龙胆草9g、栀子12g、蚤休15g。
3.风痰阻络证
证候: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眼睑闭合不全,伴脘闷恶心。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6g,全蝎6g,僵蚕9g,胆南星6g,石菖蒲9g,羌活6g,防风9g,川芎9g,甘草6g。
加减:面部麻木,加忍冬藤15g、丝瓜络9g以活血通络;舌质紫暗,加红花以活血化瘀。
中成药:全天麻胶囊,口服,1次2粒,1天3次。
4.瘀血阻络证
证候:口眼歪斜,面肌不仁,日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麝香1g,红花9g,赤芍9g,川芎12g,全蝎6g,僵蚕9g,丝瓜络6g,忍冬藤15g。
加减:口角流涎而苔白腻,加胆南星6g、竹茹9g、白附子6g以化痰祛风。病程日久,伴有神疲乏力,舌质淡暗,脉沉细,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活血通络;伴面肌痉挛,加蜈蚣3g,地龙12g以搜风解痉。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口服,1次6粒,1天2次。
三、其他治法
1.针刺
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髅、颊车、地仓、合谷、昆仑等穴位。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在急性期,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