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丧葬吊祭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汉丧葬吊祭考

提要:东汉时期,吊祭是丧葬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在皇帝、贵族、官员的丧礼以及平民的丧葬活动中,吊祭是表达对死者哀思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但由于社会等级差别,吊祭的方式并不相同。在国家丧礼中,吊祭的不同方式体现丧礼规格的差异。在私人丧葬活动中,吊祭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成为吊祭者与丧主联系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东汉丧葬吊祭

东汉时期,国家和私人的丧葬活动中都有吊祭。吊祭在当时文献中也称为“吊祠”,或者简称为“吊”。在国家的丧葬活动中,吊祭是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私人治丧的活动中,吊祭则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思不可缺少的方式。然而,应该看到,东汉的这种吊祭活动是承袭西汉而来的,同时,为适应东汉丧葬活动的需要,当时的吊祭已经出现不同于西汉的诸多规定。因此,对东汉丧葬吊祭进行专门细致的考察是很必要的。前人对东汉吊祭问题已经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但是,对吊祭在东汉丧葬中的具体实行状况以及起到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的考察。本文拟对东汉丧葬吊祭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希望有助于明确认识东汉丧葬活动的特点。

一、皇帝丧礼中的吊祭

东汉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他们驾崩后所举行的丧礼,是最高规格的。《续汉书·礼仪志下》记载东汉皇帝丧礼的举行情况显示,其礼仪程式非常复杂。陈戍国先生依据《续汉书·礼仪志下》的记载认为,皇帝丧礼包括(1)登遐;(2)确定典丧官;(3)百官素服,帝室哭踊如礼,沐浴如礼:(4)典丧官开始料理天子后事;(5)“下竹使符告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哭尽哀”:(6)小敛:(7)大殓;(8)皇家宗室、诸侯王、列侯、六百石以上官员按谒者引导排定伏哭:(9)三公安梓宫内珪璋诸物;(10)嗣子哭踊;(11)太子即日即天子位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12)“百官五日一会临,故吏二千石、刺史、在京都郡国上计掾史皆五日一会”:(13)中黄门虎贲执绋,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14)太尉等官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读策谥:(15)大鸿胪传哭,嗣位皇帝和皇后亲自送葬;(16)大行至陵,太史令读哀策;(17)东园武士奉车下明器;(18)太常导皇帝就赠位,皇帝再拜,传哭如仪;(19)奉衣物藏于便殿,进醴献几;(20)司空将校复土,皇帝、皇后以下皆去粗服,服大红,还宫,立主;(2i)虞礼毕,柑于庙,如礼:(22)先大驾日游冠衣于诸宫诸殿,群臣皆吉服从会如仪,皇帝近臣丧服如礼;(23)天下吏民发丧临三日,皆旦晡临。既葬,释服,无禁嫁娶、祠祀”。陈戍国先生考证东汉皇帝丧礼的各仪节大体是合理的。不过,对发丧仪式后吊祭活动的看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续汉书·礼仪志下》记载,对社会中不同阶层吊祭皇帝的活动再做一些辨析。

实际上,在京城的诸侯王、列侯和各级官员、京城外的诸侯王、列侯和官员以及各地平民吊祭皇帝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说来,在京城的诸侯王、列侯和各级官员对亡故皇帝的吊祭是在发丧之后进行的。《后汉书·礼仪志下》:

夜漏,群臣入。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下。谒者引诸侯王立殿下,西面北上;宗室诸侯、四姓小侯在后,西面北上。治礼引三公就位,殿下北面;特进次中二千石;列侯次二千石;六百石、博士在后;群臣陪位者皆重行,西上。位定,大鸿胪言具,谒者以闻。皇后东向,贵人、公主、宗室妇女以次立后;皇太子、皇子在东,西向;皇子少退在南,北面:皆伏哭。大鸿胪传哭,群臣皆哭。

《礼仪志下》所载发丧之后进行的活动,正是对驾崩皇帝的吊祭。由此可知,参加吊祭的主要有3类人员:一类为皇室成员,即皇后、贵人、公主、皇太子、皇子;二类为在京城的诸侯王、宗室诸侯、宗室妇女、四姓小侯;三类为各级中央官员和列侯,即三公、中二千石、特进、二千石、列侯、六百石官员以及博士官等。典丧官要根据参加吊祭者与驾崩皇帝的血缘关系亲疏远近以及爵位等级和官位秩级的高低来引导他们“西面北上”、“西上”,进入陈放灵柩的殿堂,并确定他们吊哭的站位和朝向。吊祭驾崩皇帝的方式表现为群臣“伏哭,大鸿胪传哭,群臣皆哭”。

在吊哭之后,“三公升自阼阶,安梓宫内珪璋诸物,近臣佐如故事。嗣子哭踊如礼”,最后完成了盖棺的过程。同时,“太常上太牢奠,太官食监、中黄门、尚食次奠,执事者如礼。太常、大鸿胪传哭如仪。”这就是说,对驾崩皇帝的哭吊、盖棺和祭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是伴随着盖棺的进行,并通过哭吊和食奠的供奉来实现的。

东汉时期,在吊祭驾崩皇帝之后,很快就由凶礼转为吉礼。《续汉书·礼仪志下》:“三公奏《尚书·顾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奏可。群臣皆出,吉服入会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御坐北面稽首,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这说明,对驾崩皇帝的吊祭与新皇帝的即位礼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东汉吊祭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