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VIP

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体会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介绍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引出《曹刿论战》的故事。

2.作品及背景介绍

?讲解《左传》的基本知识,包括其作者、体裁、地位等。

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51年),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作品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介绍长勺之战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长勺之战的背景:春秋时期,周朝式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乱频仍。鲁国因为曾经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君位而得罪了齐国。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派遣大军攻打弱小的鲁国,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鲁国的平民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略力挽狂澜,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肉食者鄙(bǐ);

弗(fú)敢专也;玉帛(bó);小信未孚(fú);

小惠未徧(biàn);公与之乘(chéng);夫(fú)战;

旗靡(mǐ)。

?学生分小组朗读,互相纠正字音和停顿。

朗读停顿: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可/以一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字词讲解

?对文中实词虚词进行讲解。

?实词:

伐:攻打。例如:“十年春,齐师伐我。”

间:参与。例如:“又何间焉?”

鄙:目光短浅。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安:怎么。例如:“安能辨我是雄雌?”

败绩:军队溃败。例如:“齐师败绩。”

驰:驱车追赶。例如:“公将驰之。”

?虚词:

之:助词,的。例如:“肉食者谋之。”

以:介词,凭借。例如:“何以战?”

而:连词,表顺承。例如:“登轼而望之。”

?对文中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间”“牺牲”“狱”“鄙”等。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 古今异义:

●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 狱:古义指案件,今义指监狱。

● 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表示“可以”,“以”表示“凭借”,今义表示能够。

● 再:古义指第二次,今义指又一次。

● 通假字:

●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重点句型讲解:

?判断句:例如“夫战,勇气也”,这句话判断战争的关键是勇气。这种句型通过“……,……也”的形式来表达判断。

?倒装句:“何以战”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战”,意思是“凭借什么作战”。这种倒装句在古文中常见,通过词语的倒装来强调或调整句子的语序。

?省略句:例如“刿曰:‘未可。’”在这里,刿回答的内容被省略了,可以理解为“刿曰:‘(现在)未可(击鼓进军)。’”这种省略句在对话中经常出现,为了表达简洁而省略了一些不言自明的内容。

?状语后置句:“战于长勺”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于长勺战”,意思是“在长勺作战”。这种句型将状语“于长勺”放在了动词“战”的后面。

?对比句:文本中用“肉食者鄙”与“未能远谋”形成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深谋远虑;用“彼竭我盈”来对比双方的士气和力量变化。

5.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整理文言字词,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情况。

?检查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

2.深入研读

?引导学生思考: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刿是一个有远谋、有勇气、有智慧的人。他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主动请见鲁庄公,为国家出谋划策。在论战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对战争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