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祭祖范围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时期祭祖范围研究

摘要:祭祀祖先的范围,即仪典中祭祀哪些祖先,不但是祖先崇拜的基本问题,并且还折射出生者与祖先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家族、血缘的认知等等。春秋时期是社会变动较为剧烈的时期,在这一变化的时代,祭祀对象发生若干变化,祖先崇拜也展现出新的特点。总体而言,春秋时人重视近祖,也注重远祖,在选择所祭对象时,春秋时人以满足现实需求为目的,祭祀祖先有其灵活的一面而并无统一的标准。可堪注意的是,春秋时人擅于追溯远祖,春秋金文中出现了对祝融、成汤等远祖的追记,而不再如西周时人一般只将祖先追踪至文王武王时代。此外,春秋时人对于英雄祖先十分崇拜,并将这一风尚提升至礼的高度予以阐述。春秋时人追忆远祖,对儒家“慎终追远”的观念有深刻的影响;春秋时人崇拜英雄祖先,对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出共同的英雄祖先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春秋;祭祀祖先;祖先崇拜

祭祀祖先的范围,近祖抑或远祖、直系或者旁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者与祖先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血缘家族的认知等,是祖先崇拜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战国礼书中对于祭祖范围,有不少论述,如谓“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①是说王、诸侯、大夫、士各有其祭祀祖先的范围。然而,礼书中所说,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情形还是春秋时期的状况?西周、春秋时期祭祀祖先的范围是否有变化?

春秋時期是家族组织、血缘观念发生变化的时代,对这一转折时期的祭祖范围、祭祖观念,学术界尚缺乏专门研究。本文尝试对春秋时期人们所祭祖先的范围进行梳理,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祖先崇拜的发展变化、祖先崇拜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春秋时期的合祭以及祭祀远祖

春秋时期,直系近祖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一点可从金文中略窥一二。春秋青铜铭文显示,人们为父考母妣作器,表明直系近祖在生者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山东曲阜出土的春秋早期鲁仲齐鼎“作皇考鼎”,②同一地点所出鲁伯悆盨“作其皇考皇母旅盨簋”(《集成》4458),山东枣庄小邾国墓地所出滕侯苏盨“作厥文考滕仲旅簋”(《集成》4428),尌仲簋盖“作朕皇考仲彝尊簋,用享用孝”(《集成》4124),春秋晚期莒侯少子簋记载为皇妣“君中妃”(《集成》4152)作祭器。上述诸器皆是为父母所作。生者为考妣作器固然不能说明祭祀时所祭对象仅限于父考母妣,但表明直系近祖对于生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不过整体来说,春秋时期为考妣作器的数量较之西周时期急剧减少。

春秋时人注重直系近祖,但在祭祀中,远祖也常常是他们的祭祀对象。这首先可以从春秋青铜铭文中得见。与西周中期以来的铭文体例相似,春秋金文中也罕见具体祭祀活动,如肜、禘等的记载,但泛称祭祀的词语,如“用享用孝”“追享孝”等时有所见。考查此类语词的用法,有助于了解时人祭祀祖先的范围。春秋铭文中,“享孝”的对象,少数为具体的祖父、父考,如鄀公平侯鼎“追孝于厥皇祖公,于厥皇考屖盂公”(《集成》2771),鄀公敄人钟“追孝于厥皇祖哀公、皇考公”(《集成》59)。但多数情况下,“享孝”的对象,并没有明确所指,而是泛称祖、考,如鄀公鼎谓“追享孝于皇祖考”(《集成》2753),春秋中期栾书缶“以祭我皇祖”(《集成》10008),春秋晚期仆儿钟“以追孝先祖”(《集成》183),甚六钟“以享于我先祖”,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29页。齐鲍氏钟“用享以孝于台皇祖、文考”(《集成》142),王子午鼎“用享以孝于我皇祖文考”,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页。与兵壶“用享用孝于我皇祖文考”,王人聪:《郑大子之孙与兵壶考释》,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3页。邾公孙班镈“为其龢,用饎于其皇祖”(《集成》140),郘钟“我以享孝,乐我先祖”(《集成》225)等等。上述铭文中所称的祖考,并无具体私名,而是泛称。其中的“祖”,也不局限于祖父一世,而是众多祖先的合称。这种情况的祭祀,应当就是合祭,即不分近祖与远祖,所有祖先皆在祭祀范围内。值得指出的是,上引青铜器所出地不一,有出自中原的鲁国、齐国、郑国,有出自江汉的曾国、楚国,覆盖范围广泛,可说祭祀多位祖先是春秋时期较为普遍的做法。

春秋时期不分远近泛祭祖先的情况也见诸文献记载。《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人败晋师,楚庄王说:“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883页。意谓祀先君,告成事。此处的“先君”,应是多位先祖。《诗经·小雅·天保》曰:“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意谓美善、洁净的酒食,用以祭祀献享。夏季的禴祭、春季的祠祭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