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清代子弟书题材来源考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北京八旗子弟创造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内容有78%来自明清时期流行的戏曲和小说,22%为八旗子弟的原创作品。这一结果与清代八旗子弟对汉文小说、戏曲的痴迷有重要的关系,他们对故事艺术效果的重视,也提高了其作品的文学价值。
小说租赁;皇室戏迷;戏目;世情故事;子弟书社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北京八旗子弟创造的一种说唱文学。当时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八旗子弟无所事事,很多人将精力投入到斗鸡走马、玩票唱戏之中,创作演唱子弟书就是他们在富贵闲暇之余的娱乐项目之一。子弟书的主要内容是改编明清小说戏曲的故事,反映清代中后期旗人的生活。其形式同鼓词接近,只唱不说,句式以七言为主,但可以自由增加衬字,韵脚押十三道大辙,开头有诗篇,篇末有结语。从雍乾时期到民国年间,在北京、天津、沈阳的八旗子弟之间流行。子弟书是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八旗子弟是满文化的继承者,子弟书又是作为八旗子弟内部流传的娱乐,按常理他们应该吟咏满族的故事,创作只属于本民族的史诗。但出于对汉文化的崇拜和热爱,子弟书却是用流畅优美的汉语书写的,吟唱的是汉民族的故事。可以说,子弟书本身就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产物。考证子弟书的题材来源,可以从侧面反映汉文化是如何融入八旗子弟的血脉之中的。
一、子弟书题材的分布状况
目前存世的子弟书有四百余篇,笔者多方搜求,掌握了404篇。这其中有78%是改编作品,22%是原创作品。明清两朝的俗文学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戏曲传奇《连环记》《东吴记》都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小说《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杂剧《花前一笑》、传奇《花舫缘》以及弹词《笑中缘》中都出现过;明清大量传奇剧本又被改编为舞台上流行的京剧唱段。要判断子弟书作者到底是依据哪一个版本改编的,实非易事。笔者经过多种版本的比较阅读之后,决定以这样几个因素判断题材来源:
(一)故事的基本情节。如子弟书《雷峰塔》,讲述白娘子故事,其情节同清代方成培创作的传奇《雷峰塔》最为接近,而与更早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大相径庭,很显然不能采信于后者。
(二)子弟书的开头诗篇或篇末结语。比如子弟书《走岭子》,讲述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在十字坡张青夫妇的帮助下,改扮陀头投奔鲁智深,经过蜈蚣岭的故事。梆子腔《蜈蚣岭》就涉及到这个情节,另外这一题材在京剧舞台上也多有演出。《走岭子》到底是从小说改编的,还是从梆子腔,京剧改编的,看情节很难判断。但该子弟书开篇有一首诗,前四句是:“琐窗人静转清幽,翻阅残篇小案头。笔端清遣闲时闷,墨痕点染古人愁。”既然说到“案头”“残篇”,很显然是针对小说而言的。而且篇头篇尾并无一字半句提到“梨园”“红毡”之类的字眼,因此可以断定作者的题材来源是小说而非戏曲。
(三)题目。有的子弟书的题目直接取自折子戏,比如子弟书《活捉》,讲述阎婆惜被宋江杀死之后,鬼魂找张三郎相会,结果将张三郎吓死。传奇《水浒记》中,就有《活捉》一出。这种情况在由明清传奇改编的子弟书里不胜枚举。但这一根据并不足以断定题材来源,必须同其他因素相权衡之后才能下结论。比如子弟书《东吴记》,讲述刘备东吴招亲,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虽然传奇中也有《东吴记》,但看子弟书所有细节都与小说《三国演义》一致,连语言风格都与小说一致,很明显是由小说改编的,不能采信于传奇《东吴记》。
(四)语言的相似性。比如子弟书《痴诉》的语言同传奇《艳云亭·痴诉》的唱词都是一致的,只是稍微变换一下句式而已;子弟书《思凡》的语言,很多都是从《孽海记·思凡》的唱词中改头换面、略加修改的结果。按照这套标准,子弟书题材来源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子弟书题材来源表(共404篇)
此表中部分改编之作的详情如下:
4篇改编自明前小说:《幽明录·刘晨阮肇》2篇,《虬髯客传》1篇,《霍小玉传》1篇。
128篇改编自明清小说:《三言二拍》15篇,《三国演义》25篇,《水浒传》13篇,《西游记》6篇,《后西游记》1篇,《金瓶梅》9篇,《红楼梦》29篇,《聊斋志异》22篇,《西湖佳话古今遗迹》3篇,《灯草和尚》1篇,《隋唐演义》1篇,不明篇目的才子佳人小说4篇。
12篇改编自宋元戏曲:《关大王独赴单刀会》1篇,《牧羊记》1篇,《西厢记》8篇,《拜月亭》2篇。
110篇改编自明清传奇:《金貂记》3篇,《长城记》2篇,《琵琶记》4篇,《牡丹亭》4篇,《金锁记》1篇,《浣纱记》1篇,《玉簪记》2篇,传奇《西游记》1篇,《水浒记》1篇,《焚香记》1篇,《红梅记》2篇,《王昭君出塞和戎记》3篇,《彩楼记》5篇,《烂柯山》2篇,《千金记》3篇,《彩毫记》1篇,《金雀记》1篇,《芦花记》1篇,《百花亭》1篇,《金印记》1篇,《精忠记》1篇,《全德记》2篇,《藏珠记》1篇,《淤泥河》4篇,《三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