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第12课复习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方面

背景

主要措施

影响

政治

①西汉初,刘邦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同时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对中央政权产生了威胁。

②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②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叛乱

侯国越来越多,诸

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④确立察举制: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

通过察举制,西汉

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思想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的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可以概括为西汉初,思想文化不统一,中央对思想文化控制较弱)

①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①对当时: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②对后世: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经济

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较弱,私人铸币还未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开挖水渠,治理黄河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

①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②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

③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①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

②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西汉大胜而归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对外交流

①西域的含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②西汉初,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A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背景:汉武帝反击匈奴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大月氏不愿再与匈奴打仗,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城的具体情况。

B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背景:汉了解了西城,控制了河西走廊。

目的: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加强与西城各国的联系。

结果:沟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莫定了基础。

②大力开辟海上交通。

①一方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加强了对西城的经营。

②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总的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1)汉景帝时,采纳大臣晃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2)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来越小;建立刺史制度。

4.秦汉统治思想的比较:

(1)秦:法家思想;

(2)西汉初:道家的“无为而治”;

(3)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

5.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

(1)不同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压儒家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极力推崇儒家文化。

(2)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6.张骞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为国分忧、勇敢坚强的精神;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

7.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