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产工艺规程】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docx

【中药生产工艺规程】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

1页

14页

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题目:炙甘草工艺规程 编号:YH-21-276制定人: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版本:02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生产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目的:建立炙甘草工艺规程编制的规范化管理及明确工艺规程的要求和内容。范围:炙甘草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分发部门:生产部 质量部 生产车间

品名、规格

品名:炙甘草

汉语拼音名:zhigancao

包装规格:1kg/袋

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4年版一部

炙甘草产品概述:

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用法与用量】2~10g。

【留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贮藏】置通风枯燥处,防蛀。

4、炙甘草产品工艺流程图

原药材

入库

〔甘草〕

监 控

监 控

净制

外包装材料

外包装

监 控

检 验

监 控

洗润

内包装材料

监 控

检 验

内包装

切制 辅料

中转站

监 控

检 验

干燥 监 控

检 验

取样 监 控

炙制 监 控 过筛

检 验 检 验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第3页

3页

14页

题目:炙甘草工艺规程 编号:YH-21-276颁发部门:生产部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版本:02

5、

5.1

5.1.1

5.1.2

5.1.3

5.2

5.2.1

5.2.2

5.2.3

5.2.4

5.3

5.3.1

炙甘草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原药材〔甘草〕称量和预处理:

从合法定点供货单位购进原药材〔甘草〕,原药材须检验合格由质量部门签字盖章后,原料库管员依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在QA的监控下,办理原药材出库手续。进入生产操作过程。

称量用的衡器〔磅砰〕应定期校验,做好校验记录,并在已校验的衡器上

〔磅砰〕帖上校验合格证,称量衡器使用前应由操作人员〔原料仓管员〕进行校正。

原药材〔甘草〕应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预处理〕后,才能进入净制处理操作区,净制处理区要求清洁卫生,并有捕尘和防止穿插污染措施。

净制工序

取原药材甘草,除去杂质。

把净制处理合格的炙甘草放入周转箱,经QA检验合格后,转入洗润软化处理区〔未经QA检验验收,不准进入洗润处理区〕。

净制岗位职工清理净制台和作业场地,填写清场记录和批生产记录。

净制岗位职工在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记录上填写有关项目,班长签字。净制后的炙甘草,未经QA检验验收,不准进入洗润区。

洗润工序:

洗润岗位职工严格依据洗润岗操作规程进展操作,在QA监督下,逐箱核对实物是否与半成品递交单一致,检查无误后取净制后的甘草,在洗润池中进行冲洗干净,再在浸润池中放入饮用水至淹没药材10cm~15cm为准,进行浸泡,浸泡时

文档评论(0)

183****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