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统计学
课程英文名称SocialStatistics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公选课□院级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56讲授学时56实验学时0
总学分3.5开课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开课系(室)社会学系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社会学概论
执笔人审核人审批人
修订时间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按照变量的四个测量层次(定
类、定序、定距和定比),详细阐述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并结合生动的实
例说明了统计分析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方法、程序、作用以及应用等。能够
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恰当有效的统计类型和统计方法,能够进行该统计方法的运算,
并能够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和恰当的解释。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2)理解: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的依据;
(3)掌握: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1.5学时,课堂讨论0.5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1.确定课题;
2.了解情况;
3.建立假设;
4.确立概念和测量方法;
5.设计问卷;
6.试填问卷;
7.调查实施;
140
8.校核与登录;
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
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
1.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2.统计学的运用;
3.统计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2.单变量与多变量;
3.变量的层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的依据、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2)难点: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的依据。
【授课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
1.课外阅读资料
(1)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布莱洛克.社会统计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作业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2)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是什么?
(3)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布图分析;
(2)理解:图和表的累计表示;
(3)掌握:分布、统计表、统计图,集中趋势测量法,离散趋势测量法。
【学时分配】4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3.5学时,习题讲解0.5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分布统计表统计图
1.分布;
2.统计表;
3.统计图;
141
4.图和表的累计表示;
5.分布图分析。
第二节集中趋势测量法
1.众值;
2.中位值;
3.均值;
4.众值、中位值和均值的比较。
第三节离散趋势测量法
1.异众比率;
2.级差;
3.四分互差;
4.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布、统计表、统计图,集中趋势测量法,离散趋势测量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