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路》 教案教学设计.pdf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路》 教案教学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路》教学设计

课题《天路》单元四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

《天路》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征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音乐素材简约凝炼。作曲家

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

《天路》前奏第一小节的纯五度跳进音型,但是,印青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

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

教材人心。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在歌

分析

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而

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从此山不

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

迹落叶归根。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于中学的转折期,课堂音乐兴趣比较浓厚,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但学生的

学情

整体音乐素质差异大,唱歌还处于喊歌状态,控制力差,学生的视唱水平不高。对于少数民族的

分析

歌曲,也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也不是很熟悉,欣赏能力也亟待加强。

审美感知:在反复聆听、歌唱、欣赏《天路》的过程中,感受具有藏族风味歌曲的特点。

艺术表现: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歌曲表演,能够用领唱、齐唱的方式

学习

表现歌曲。

目标

创意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藏族的舞蹈融入学习中。

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对其感兴趣。

重点在反复聆听、歌唱、欣赏《天路》的过程中,感受具有藏族风味歌曲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对其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教师播放藏族舞蹈视频,引导学生1.欣赏歌曲,判断歌舞来源教师以欣赏

听赏,判断舞蹈来源于哪个少数民族。于哪个少数民族。视频导入,为欣

导入新课2.教师播放视频,思考为什么青藏铁赏、演唱歌曲做

路被称作“天路”,引出课题。淮备。

1.师:我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1.思考探究问题1.从了解青藏高

讲授新课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你知道为什么青藏铁路被原和青藏铁路开

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称为“天路”?始,为演唱歌曲

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作铺垫。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

为什么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

2.教师播放《天路》视频,组织学生

欣赏歌曲《天路》思考:2.聆听音乐,思考从音乐要

歌曲的情绪、旋律、节拍,表达了什素出发,音乐表达了什么?

么心情?高亢、深情、舒展、流畅的

介绍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指挥方法。旋律

3.教师出示歌词,组织学生朗读歌词,表现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铁从音乐本体出

探讨歌词表达了什么?路的赞颂,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