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芡实-小麦复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芡实-小麦复种生产产地环境,大田整理,芡实生产的育苗、定植密度、肥水管理、采收标准等,小麦生产的品种选择、播期播量、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芡实-小麦复种生产档案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八)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田块。
5大田整理
5.1整田
芡实种植以45亩~60亩为田块单元,连片时以300亩~450亩规模圩口为宜,田块平整。
5.2开沟
田块四周开挖宽1m,深1.2m~1.5m沟渠,东西方向每隔100m~120m挖宽0.6m~0.8m深0.4m~0.5m沟渠。
5.3加圩
抬高单元田块四周埂圩,使埂圩高于田面0.40m~0.50m。
6芡实生产
6.1品种选择
2
选择品质优良的无刺类型品种,如紫花苏芡、姑苏芡五号等。
6.2苗床制作
6.2.1育苗场地准备
秋冬季节选择靠近水源且地势平坦的耕地作为育苗场地,施入0.25kg/m2饼肥,耕翻冻融。按照苗床大田比1:600~800备足池床。
6.2.2搭建保温棚
在育苗场地南北方向上搭建宽5.0m,长30m~50m的镀锌钢架结构塑料大棚,覆盖厚度0.08mm~0.12mm塑料棚膜。
6.2.3制作池床
棚内纵向建两排育苗池,中间预留埂路,池宽1.8m,深0.25,池长依播种数量确定。整平池面,夯实四周池埂。
6.3催芽播种
6.3.1种子消毒
3月下旬取出贮藏合格种子精选淘洗干净后,用45℃~50℃温水浸种20min。
6.3.2浸种催芽
消毒种子清水浸泡,白天水温20℃~25℃,夜晚12℃~15℃,2d~3d换水一次。60%~7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6.3.3播种
播种前5-7d,育苗池灌水,水面高于池面6cm~8cm。播种时降低水位至池面下1cm~1.5cm,人工均匀撒种,播种密度为300粒~400粒/m2。
6.3.4苗池管理
水层深度掌握在6cm~8cm,棚内池床温度控制在15℃~25℃,及时除草。
6.4分苗
6.4.1二段床选择
就近选择排灌管理方便、冬翻熟化土壤、运输便利的预留田块作为二段苗床。
6.4.2分苗时间
幼苗叶长至2片~3片,进行分苗。
6.4.3分苗移栽
带种子起苗,整齐排列于转运盆中,随起随栽。遇日晒晴天可加盖遮荫网。分苗移栽时行株距30(40)cm×30(40)cm。芡苗种子和根系全部栽入泥中,露出心叶。5d~7d幼苗返青成活后,每亩补施45%三元复合肥10kg~15kg。逐渐加深水位,定植前水位加深至30cm~40cm。
3
6.5大田栽培
6.5.1整地
前茬小麦收获后,每亩施腐熟饼肥130kg~175kg、45%三元复合肥20kg~25kg。土壤深翻25cm~
30cm。整平田面后,灌水深至15cm~20cm。
6.5.2定植时间
大田灌水7d后定植移栽。6月中下旬,取具有4片~6片圆叶芡实苗及时定植。
6.5.3定植密度
每亩定植140株~160株,株行距2.5m(3m)×1.0m(1.5m)。
6.5.4大田管理
6.5.4.1查苗补苗
定植后7d~10d,检查田间植株生长情况,如发现缺苗,及时补栽,拔除生长迟缓僵苗。
6.5.4.2水层管理
定植芡实苗成活后水位逐渐加深,一般为30cm~40cm;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果初期水位为50cm~60cm;开花结果后期水层降至30cm~40cm。
6.5.4.3追肥
追肥品种以45%三元素复合肥为主。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10kg~15kg;7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亩追施15kg~20kg;后期新叶皱缩、生长缓慢时,追施叶面肥2~3次,喷施0.1%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6.5.4.4芡实病虫害防治
6.5.4.4.1芡实叶斑病
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25%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使用,每周一次,共2~3次。
6.5.4.4.2芡实叶瘤病
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克加磷酸二氢钾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