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钢琴独奏《木偶的步态舞》,鼓励学生借助对速度、力度、节奏等的感受,感悟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
2.能听辨乐曲段落前后的变化。3.鼓励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借助对速度、力度、节奏等的感受,感悟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
2.能听辨乐曲段落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借助对速度、力度、节奏等的感受,感悟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
2.能听辨乐曲段落前后的变化并鼓励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片段,初步感受乐曲特点,想象音乐塑造的形象。
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上,有一位小客人要来。你能从音乐中听出他是谁吗?这个音乐片段,节奏感强劲,还有一种卡顿的感觉,形象地告诉我们小木偶来了。
二、分段听赏
(一)第一乐段
1、初步听赏A段片段,了解“糕饼舞”,随乐律动或自编动作律动。
(1)小木偶要去参加一个舞蹈比赛。这种舞蹈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快速走步竞赛,后来,演化成“糕饼舞”,也称“步态舞”。
(2)跟着音乐尝试着学一学、做一做,跳一跳。音乐速度较快,可以反复看几遍,也可以自编步态舞动作。
2、再听A段,感受音乐要素塑造的形象。
(1)从演奏的力度、速度等方面感受音乐带给你的感觉。
(2)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模唱主题旋律,找找节奏的秘密。
3、通过唱、读、拍、听等体验活动,感受切分节奏及顿音记号的表现作用。
4、再次完整听赏A段
(二)第二部分
1、初听B段,边听边看图谱边感受音乐,和A段比较有何变化,并展开想象。这部分音乐力度减弱,速度也慢了,歌唱性的旋律都是先向上再往下进行,像极了小木偶耷拉着脑袋。
2、感受0X0X的节奏和前倚音的作用。
(1)第二乐段中出现了连续的0X0X后半拍起的节奏。试着按这个节奏来模仿小木偶的动作,非常贴切小木偶的动作。
(2)在旋律上,运用了前倚音的装饰,虽然不及带有切分节奏的旋律那样弹性十足,但还是有一定的动感。小木偶尽管很累了,但他还是坚持练习着他的舞蹈。
3、完整听唱B段
(三)第三部分(再现A段)
1、初听第三乐段,有何特点。
和第一乐段几乎是一样的,运用了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就像小木偶又开始了热情满满的表演。
2、曲式
三、完整听赏
1、文字总结这首乐曲的特点。切分节奏顿音记号前倚音等的运用,速度力度的变化等。
2、观看视频演奏3、简介作者德彪西
四、课堂小结
看演奏视频
2、简介作者德彪西
四、课堂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三年级上册:画恐龙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你好!大自然——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竖笛练习三《秧歌调》.docx
-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落水天.docx
-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京调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战台风》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苏少版一年级下册:彝家娃娃真幸福.docx
-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复习课:开放类主观题专题复习.docx
- 初中美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动漫天地-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14. 蝴蝶落我家.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 可爱的家外婆的澎湖湾.docx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教学设计.docx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1:数据编码(第二课时).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 (1).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docx
- 小初衔接英语人教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辅音.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