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构建“1233”模式助推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践
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经调查,本研究发现学生有较强的课外阅读动机,但课外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阅读目的倾向功利化,阅读广度、深度不够。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经多年实践探究,制订了“政府引领—学校搭台—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家长参与—社区促评”的“六方联动”长远助读体系,构建了“1233”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助读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外阅读;六方联动;“1233”模型;寄宿制高中生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学科上,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四个维度的素养。笔者所在的备课组根据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对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助读策略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研究,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1233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助读模式”和“政府引领—学校搭台—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家长参与—社区促评”的“六方联动”长远助读体系,助推我校“师生同阅读、教学齐相长”书香校园的构建,学校呈现出阅读氛围浓厚、师生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大幅度优化,并推动了亲子共读和社区阅读。
一、当前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备课组从阅读的取向及目标(为何而读)、阅读的时长和阅读量(用什么时间读,读多少)、阅读的范围与内容(读什么)以及阅读的习惯与方法(如何读)等多方面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五象校区高一、高二、高三的部分学生,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1份,有效率为96.83%。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我校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如下问题。
(一)阅读趋向功利性,缺乏计划性
调查显示,近60.00%的学生阅读的目的是写作文时多点素材,在竞赛中多拿点荣誉,在考试中多拿点分。追求“功利”,似乎是现下寄宿制高中生主要的阅读动机。如果学生只追求阅读的“功利”,而忽视对字、句的品味涵泳,对观点的思考与辨析,那么阅读就很难唤醒学生内在的觉知,阅读的持续性和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此外,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计划,大多数学生是教师要求读就读,不要求读就不读;最近对什么书籍感兴趣就读什么书籍,身边有什么书籍就读什么书籍,没有就不读。
功利化的阅读和无计划的阅读不是寄宿制高中生的个别问题,而是当前各个学段学生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多中小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因为要考试。不得不说,读课外书确实也是助力考试的一种办法,阅读追求“有用”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阅读唯“有用”而读,是有失偏颇的。有用、有趣、有营养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阅读时间少,阅读量远远不够
阅读时间是课外阅读的保障,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成果与花费的时间一般是成正比的。而阅读时间的多寡和阅读时效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高度文明的标志之一。调查显示,53.00%的学生阅读时长每天少于15分钟,近50.00%的学生每个学期的课外阅读量是5本书以内,10.50%的学生每个学期课外一本书也未读完。一个学期大约有五个月的时间,综合来看,我校寄宿制高中生平均每月读一本书的课外阅读量都没有办法达到,这与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相差甚远。
(三)阅读视野不够开阔,阅读内容浅显化
教育部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是多元化的,既有文学名著、人生修养类书籍,又有名人传记和科學技术、社科政论类书籍。据调查,学生对教育部推荐的课外书目读得非常少,只有4.82%的人读过一半以上,甚至有5.16%的学生从未读过甚至不知道有推荐书目。那么,学生课外阅读主要读了什么书?据调查,近50.00%的学生选择了悬疑推理类书籍,近40.00%的学生选择网络玄幻小说、武侠小说。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倾向是情节曲折离奇的、易读的读物,呈浅显化和通俗化特点,而教育部推荐的书目大多是经典的作品,相对难读,因此少有学生阅读。
综上可见,我校寄宿制高中生在阅读方面更多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选择容易读、消遣娱乐的读物。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够开阔,阅读类型不够丰富。阅读视野的狭窄和阅读内容的单一,很难打通学生阅读的“任督二脉”。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的宽广度,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二、构建“六方联动”助读体系,形成“1233”寄宿制高中生课外阅读助读模式
学生阅读趋向功利性的问题,固然有学生主观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与社会节奏过快、家庭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等多方因素密切相关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只从学校、教师、学生入手是不够的,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