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学历史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古代物种交流及近代美洲物种外传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概况。
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重大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材料: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
——农史学家石声汉
概括古代物种交流的特点:交流物种较少;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二、讲授新课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美洲物种外传的原因及特点
⑴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把美洲物种带到旧大陆。
⑵特点:先传播到南欧,再到全欧洲及亚非各地;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到食用大量栽培。
2.美洲物种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
物种
在欧洲传播
在中国传播
玉米
16-17世纪,南欧→欧洲各国广泛种植,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
明朝时分别通过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传入,并推广种植;
清朝前期得到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已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
欧洲农艺家改良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年间引入;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食用栽培。
辣椒
15世纪末,→西班牙→欧洲各国。
明朝传入,称为“番椒”。
【问题探究1】
材料一: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遍布全国。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
——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
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在中国明清时期广泛种植?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欧亚作物的传入:
⑴物种: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豌豆、甘庶等
⑵结果:小麦与水稻成为美洲第一、二大农作物。
2.欧洲畜禽的传入
⑴物种:牛、驴、马、猪、羊、鸡
⑵意义: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本课小结
【问题探究2】
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的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一.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概况
㈠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2.主要物种
㈡与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
1.小麦和水稻
2.畜禽物种
3.非洲物种的传播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docx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 小学英语译林版(三起)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Period 1).docx
-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近大远小.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Unit 1-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复习课: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第三课时:写作复习).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docx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5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docx
- 小学英语译林版(三起)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Checkout time).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 除法商是几位数.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Section A (1a-2d).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设计 《赤壁赋》.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互联网创新发展-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2课 介绍教室(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关系)-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美术人美版(北京)八年级下册:生动的人物动态.docx
- 小学英语PEP版五年级上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英语单元整合课程:5AUnit3B.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