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寄情山水
教学目标
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掌握勾、皴、擦、染、点的山石作画步骤。
3.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用笔墨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2.掌握运用山石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
用勾皴擦染点技法表现山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以图渲染,揭示课题
1.探索。
通过图片展示,提起学生好奇心,对《千里江山图》有了探索欲望。
2.欣赏。
教师播放视频《千里江山图》,并介绍,引导学生观察。
发展阶段
通过蔡京在画后的跋文介绍作者王希孟,他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提出问题:什么是青绿?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青绿即是青绿色,又象征着宋徽宗治理下的疆域辽阔、大好河山。
意境
情景摄入:将自己置身画中,想象为山中的游历者,体会画外之意。
图片展示《千里江山图》细节。
教师总结:画面将北方山水恢弘壮观的气势和南方山水广阔幽深的意趣自然地融为一体,营造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让人心胸开阔、仿佛畅游山水间。
过渡:这就是中国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
2、提出问题,什么是意境呢?
教师总结: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过程,它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将人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
3、展示运城中条山的照片,拿出教师自己绘画的中条山作品,让学生体会所表达的意境。
教师小结:这幅作品表达了老师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三远法”
情景摄入:用爬山的经历再次走进《千里江山图》,分析他的空间布局,体会王希孟所运用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教师小结:宋代郭熙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山石画法
1、介绍墨色、笔法。
2、通过播放教师示范石头的视频,讲解绘画山石的步骤。
A.勾。(先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山石的轮廓。)
B.皴。(再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表现出山石的凹凸起伏与质感。即山石的脉络纹理。)
C.擦。(用较干的笔,根据皴过的地方弥补,绘画过程中注意明暗关系。)
D.染、点。(接着用淡墨渲染山石的立体感,也可用颜色染,注意分出山石的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最后用不同的点表现出山石上的苔藓、杂草、远树等,丰富山石的表现。)
3、学生归纳、梳理总结山石绘画步骤。
四、课堂实践
用中国画中勾、皴、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来表现一幅山石画。
要求:
1.运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山、石的特征。
2.注重山石的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表现出山石的质感。
五、巡视辅导,以赛启兴
1.提示按步骤、要求画,激发学生潜力。
2.引导学生将作业深入刻画,加工整理。
3.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国山水画中的《寄情山水》一课,感受到了画家通过山水作品所呈现的意境,学习了山水画的绘画理论“三远法”,了解了山石的基本画法。希望同学今后多加练习,水墨画不仅仅只是一幅画,它承载了咱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还需要我们去将它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传承,不断的发扬光大。
拓展、延伸
王希孟的老师宋徽宗给希孟出的题,绘制大宋江山《千里江山图》,那么老师也给同学们留一道课外拓展题,绘制《新千里江山图》,献于祖国,祝祖国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docx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 小学英语译林版(三起)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Period 1).docx
-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近大远小.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Unit 1-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复习课: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第三课时:写作复习).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B 3a—3b Self check-教学设计.docx
-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docx
-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11. 石壁上的九色鹿.docx
-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六 认识分数分一分(二).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下册: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野望》等五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UNIT 5 LANGUAHES AROUND THE WORLD 2.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