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制度:材料一:自洋务新政以来,为了适应形式的需要,洋务派引进了大量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洋务的各种新式人才。这实际上已对只培植官僚的传统教育目标造成冲击。《晚清科举革废进程中政学关系的变化》材料二: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客谓处存亡危急之秋,务亟图自救之术,此意是也。固知处今而谈,不独破坏人才之八股宜除,与凡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高阁也,然而西学格致,则其道与是适相反。严复《救亡决论》①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②洋务运动的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的传播;科举制日益保守,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1、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概况:结果: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戊戌变法时提出,没有施行被废除。随着清朝统治危机加深,1901年,慈禧太后下诏恢复经济特科。1903年,在保和殿进行了唯一的一次经济特科考试。考试中成绩优异的梁士治被怀疑是梁启超同族,杨度因是湖南师范生被怀疑是唐才常同党,都被取消了录取资格。一等前五名,仅录取了一人。经济特科:

真题试炼【2021年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答案】C【解析】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2、清末新政时期,废科举,定新制概况:结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9月,光绪帝诏准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严饰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科举制被废除。科举制被废除,确立新的选官制度。蒙养学堂:蒙养见于《易经.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后世将蒙养二字用于教育蒙童或启蒙教育之意。蒙养院是清末教育体制中最初级的学校,一般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供养守节寡妇的堂所)内,入学年龄为三至七岁。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探究:为什么袁世凯要提议废除科举?换取列强信任;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对国外:对国内: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改革背景:官制改革:伴随科举制的变化,清政府开始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1、裁剪冗署冗官。2、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3、设立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以西洋官制为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六部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使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机关逐渐分立,基本建构了中国文官的近代框架。对选官制度部分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