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焦虑症患者灾难化思维纠正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焦虑症患者灾难化思维纠正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焦虑症患者灾难化思维纠正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清晨六点的病房,消毒水味混着淡淡的早餐香飘进来。我端着治疗盘经过3床时,小陈正蜷缩在被子里,手指攥着床单角,指节泛白。“护士,我昨晚咳了两声,是不是肺里长肿瘤了?”他声音发颤,眼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恐惧——这是我这周第三次听他问类似的问题。

作为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了八年的责任护士,我太熟悉这种“灾难化思维”:患者会把轻微的身体不适无限放大成“绝症”,把同事的一个皱眉解读为“要被开除”,把孩子晚归半小时想象成“出了车祸”。这种思维像一根扭曲的望远镜,让所有小概率风险都变得触手可及,最终成为焦虑症患者最顽固的“心锁”。

2023年《中国焦虑障碍防治蓝皮书》显示,我国焦虑症患病率已达4.98%,其中76%的患者存在显著的灾难化思维倾向。这类思维不仅加剧焦虑症状,更会导致过度医疗、社会功能受损甚至自杀风险升高。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缓解患者的躯体症状,更要像“心灵园丁”般,帮他们修剪掉这些扭曲的思维枝桠,重新看见生活的真实模样。

前言接下来,我将结合临床真实案例,从护理全流程拆解“灾难化思维纠正”的实践路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4年11月,28岁的小林被家属搀扶着走进我们科室。他面色苍白,额角挂着细汗,第一句话就是:“护士,我肯定得了心脏病,随时会猝死。”

小林是互联网公司程序员,近3个月来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曾4次拨打120急诊。心内科检查显示:心电图、心肌酶、动态心电监测均无异常,但他坚信“医生没查出来”。最近两周,他不敢独自出门,不敢爬楼梯,甚至不敢看手机上的心率APP——只要数字超过80次/分,就浑身发抖、呼吸困难。

“上周三加班到十点,我站起来时眼前发黑,当时就想‘完了,要倒在地上没人救’。”他坐在治疗室的椅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裤缝,“现在连洗澡都害怕,万一晕在浴室,我爸妈该多伤心……”

病例介绍家属补充:小林父亲半年前因心梗去世,他是独子,最近项目冲刺期压力大。发病以来,他体重下降6公斤,睡眠从“沾床就着”变成“躺两小时数羊”,工作效率锐减,已请假在家两周。

这是典型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伴灾难化思维。他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父亲的离世、工作压力都是诱因,但思维的“灾难化加工”让正常的焦虑反应演变成了心理危机。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为精准制定护理方案,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对小林进行了系统评估。

生理评估生命体征:静息心率88次/分(正常60-100),血压135/85mmHg(临界高值),呼吸频率20次/分(略快)。

躯体症状:主诉“每日心悸10-15次,持续5-10分钟”,伴手抖、胃部紧缩感;睡眠质量PSQI评分14分(>7分提示睡眠障碍),日均睡眠4-5小时,易惊醒。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均正常,排除器质性疾病。

心理评估焦虑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2分(14-21分为中度焦虑,22分以上重度),主要表现为紧张、害怕、失眠。01灾难化思维专项评估:采用《焦虑障碍灾难化思维问卷(CTQ)》,小林得分38分(≥30分提示显著灾难化倾向),具体表现为:02对躯体症状的灾难化解读:“心跳快=心脏病发作”“头晕=脑溢血”;03对未来事件的负面预期:“工作出错=被开除=养不活父母”;04对自身应对能力的低估:“我肯定处理不了突发情况”。05

社会评估支持系统:母亲退休在家,过度关注其健康(每日测量3次血压);父亲离世后,母子关系更紧密,但母亲常说“你可别像你爸那样”,无意中强化了灾难化思维。01工作环境:公司项目处于关键期,领导虽理解其病情,但小林担心“请假影响晋升”。01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小林的灾难化思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生理敏感(交感神经易激活)、心理认知偏差(过度灾难化)、社会支持不当(家属焦虑传导)共同作用的结果。01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明确了以下护理诊断:

焦虑(中重度):与灾难化思维导致的过度担忧相关(依据:HAMA评分22分,反复主诉“害怕猝死”“无法应对”);

睡眠型态紊乱:与夜间反复预演负面场景有关(依据:PSQI评分14分,自述“一闭眼就想‘如果今晚猝死怎么办’”);

应对无效:与缺乏灾难化思维识别及纠正技巧有关(依据:CTQ评分38分,无法区分“可能”与“必然”);

家庭应对无效:与家属过度关注症状、强化灾难化思维有关(依据:母亲每日多次监测血压,常说“小心点总没错”)。

这些诊断环环相扣:灾难化思维引发焦虑→焦虑加剧躯体症状(心悸、失眠)→躯体症状又被灾难化解读→形成“思维-情绪-躯体”的恶性循环。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