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儿童孤独症社交故事护理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孤独症社交故事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从事儿童精神科护理工作十余年的护士,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接触孤独症患儿时的震撼——那个3岁的小男孩蹲在诊室角落,把积木摆成一条直线,重复了27次,无论我怎么用他最爱的小熊玩偶吸引注意力,他都像没听见似的。当时我捧着护理手册,翻到“社交障碍”“刻板行为”这些字眼,突然意识到:这些冰冷的诊断术语背后,是一个个对世界有着独特感知的小生命,是无数个在深夜翻查康复资料的家庭。

近年来,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据2024年《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ASD患儿数量已超1400万,且每年新增约20万例。这类孩子的核心障碍是社交沟通缺陷与重复刻板行为,传统护理模式常聚焦于行为矫正,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理解世界的特殊方式”。而“社交故事”(SocialStories)作为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干预工具,通过结构化、场景化的文字与图片,帮助患儿理解社交规则、预测他人反应,逐渐成为ASD护理中的“温情钥匙”。

前言今天,我想以去年全程参与护理的小宇(化名)为例,和大家分享如何用社交故事为孤独症儿童打开社交之门——这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场需要耐心、观察与共情的“心灵对话”。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小宇,男,5岁2个月,2023年9月因“语言交流少、拒绝互动1年余”收入我院儿童精神科。妈妈说,他1岁半还会喊“爸爸妈妈”,但3岁后语言突然退化,现在只会说“吃”“不要”等单字;在幼儿园总躲在滑梯下,老师牵他手会尖叫;最常做的事是把所有玩具车排成“火车”,推倒后会大哭,必须重新摆成原样。

入院评估时,我注意到小宇的细节:他攥着一只掉了耳朵的蓝色小熊(后来知道是他的“安全物”),眼睛始终盯着地面,偶尔快速瞥向窗外的梧桐树;叫他名字没有回应,但听到“火车”二字时,手指微微蜷缩;我递给他彩色蜡笔,他接过去后立刻开始在纸上画直线,越画越快,直到纸被戳破。

病例介绍结合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37分,中度孤独症)、ABC(孤独症行为量表)结果(58分,提示孤独症)及家长访谈,我们明确了小宇的核心问题:社交动机不足(对人际互动无兴趣)、社交线索识别困难(无法理解表情、肢体语言)、情绪调节能力弱(刻板行为被打断时易崩溃)。

这样的孩子,像一颗被“壳”包裹的星星——我们需要找到那把“壳”上的小锁,而社交故事,或许就是钥匙。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要为小宇设计有效的社交故事,首先得“读懂”他。护理评估不是填表格,而是一场“观察-记录-分析”的持久战。

生理与行为评估小宇的基础生理指标正常,但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对触觉敏感(抗拒被触碰手臂)、对听觉刺激反应异常(听到突然的笑声会捂耳朵,却对哨声无反应)、视觉偏好明显(只关注线条、排列整齐的物体)。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交故事的呈现形式——图片要简洁、线条清晰,避免复杂色彩;语言要简短,配合他熟悉的“火车”“直线”等元素。

社交与沟通能力评估通过“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DST),我们发现小宇的社交商仅相当于2岁儿童水平:不会用眼神寻求帮助,对“轮流玩”无概念(抢玩具车时直接拽),无法识别“开心”“生气”等表情(给他看表情卡片,他说“嘴巴弯”“嘴巴直”)。但他对“顺序”“规则”有超强记忆——教他按“拿杯子-倒水-吹凉”三步喝水,重复3次后就能独立完成。这提示,社交故事需要结构化、步骤化,符合他对“秩序”的需求。

情绪与行为触发点评估我们制作了“行为日志”,连续7天记录小宇的情绪波动:每天10:00集体游戏时,他会躲到角落(触发点:多人互动);午餐时若餐盘位置改变,会拒绝进食(触发点:环境变化);下午4点玩玩具车被打断时,会撞头(触发点:刻板行为中断)。这些数据为社交故事的场景选择提供了依据——先从“单独与护士姐姐玩玩具车”的小场景切入,再逐步过渡到集体活动。

评估结束时,我在护理记录里写:“小宇的世界不是‘封闭’,而是‘翻译系统’不同。我们需要用他的‘语言’和他对话。”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结合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标准,我们为小宇制定了以下护理诊断:01沟通障碍:与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滞后有关(表现:仅能使用单字,无法用语言表达需求);03家庭应对无效:与家长缺乏孤独症干预知识、焦虑情绪有关(表现:妈妈因小宇拒绝互动而自责,睡眠差)。05社交互动受损:与社交线索识别障碍、缺乏社交动机有关(表现:拒绝眼神接触,无法参与轮流游戏);02有自伤的危险:与刻板行为被中断时情绪调节能力不足有关(表现:撞头、抓头发);04这些诊断环环相扣——社交互动受损导致沟通障碍,沟通障碍又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