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精神障碍游戏治疗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临床护理岗位上,我常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接触的第一个儿童精神障碍病例——那个蜷缩在诊室角落、用头撞墙的5岁男孩。那时,我们对儿童精神障碍的护理更多依赖传统心理疏导和药物辅助,而如今,随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逐年攀升(据2024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6-12岁儿童精神障碍患病率已达12.7%),“游戏治疗”作为国际公认的儿童精神障碍核心干预手段之一,正以其“非语言沟通”“自然疗愈”的特性,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儿童的世界是用游戏书写的。他们尚未完全掌握语言表达情绪的能力,却能通过玩具、绘画、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将内心的恐惧、孤独、创伤“外化”出来。作为护理人员,我们的角色不再是“指导者”,而是“游戏伙伴”——在安全、自由的游戏空间里,观察、理解、回应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重建对世界的信任,学会情绪调节与社会互动。
前言今天,我将结合近5年临床实践中一个典型病例,从护理视角展开分享,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3年9月,我在儿童精神科门诊第一次见到小宇——7岁的男孩,诊断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伴情绪调节障碍”。他由妈妈牵着进来时,眼神始终盯着地面,手指反复绞着衣角,袖口已经磨得起了毛边。妈妈开口第一句话是:“护士,他在学校打了同学,老师说再这样就劝退……”
主诉:社交回避、攻击行为(推搡、抓挠)频发3月,伴随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间易醒)。
现病史:小宇2岁时被发现语言发育迟缓,4岁确诊ASD,曾接受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但因抗拒指令性任务多次中断。近3月进入小学后,因无法适应课堂规则(如“坐满40分钟”“轮流发言”),出现推搡同学、扯女生辫子等行为,被老师多次约谈。
病例介绍家庭背景:父母均为IT工程师,工作繁忙,早期由奶奶照顾。奶奶去世后,父母接管,但因缺乏专业干预知识,常因“纠正问题行为”与小宇发生冲突(如“不许乱扔玩具”“必须打招呼”)。初次游戏观察:在游戏室(布置了沙盘、乐高、毛绒玩具、画板),小宇直奔角落的火车轨道,全程低头拼接轨道,拒绝任何语言互动;当我试图递给他一个火车模型时,他突然将轨道推倒,尖叫着后退到墙角,呼吸急促,额头冒出汗珠。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儿童精神科泰斗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话:“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小宇用“推倒轨道”和“尖叫”告诉我:“我害怕被打扰,我需要掌控感。”接下来的护理干预,必须围绕他的“游戏语言”展开。123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游戏治疗的“地图”。我们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结合游戏中的行为观察,精准定位孩子的需求与障碍点。
生理评估小宇身高125cm(同龄均值124cm),体重22kg(偏轻),查体无器质性疾病。但存在:①感觉统合失调:对触觉敏感(拒绝被触碰手臂),对听觉过度反应(教室门关闭声会捂耳);②睡眠障碍:日均睡眠6-7小时(同龄需9-11小时),入睡需妈妈拍背1小时以上。
心理评估(游戏行为观察)游戏类型:局限于重复性操作(拼接轨道、排列积木),拒绝象征性游戏(如用玩具娃娃过家家);情绪表达:愉悦时沉默微笑,焦虑时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咬指甲、摇晃身体),愤怒时直接攻击(推、抓);认知水平:能完成4岁儿童的图形匹配,但对“轮流”“等待”等社交规则理解困难(如游戏中抢玩具时说“我现在就要”)。010302
社会评估家庭支持:父母文化水平高,但缺乏ASD干预知识,常因“急于纠正问题行为”引发冲突(如小宇乱扔玩具时,爸爸会大声说“捡起来!”,导致小宇更激烈反抗);01学校环境: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经验,对小宇的“问题行为”多采取“隔离座位”“批评”等方式,加剧其孤立感。02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小宇的核心问题并非“故意捣乱”,而是:①感觉输入处理异常(外界刺激过载);②社交规则理解障碍;③缺乏适应性情绪表达工具。这些问题在游戏中被放大,也将通过游戏被修复。03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1基于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标准,结合儿童精神障碍护理特点,小宇的护理诊断可归纳为:2社交互动障碍(ImpairedSocialInteraction):与感觉敏感、社交规则理解困难有关,表现为拒绝眼神接触、回避同伴互动;3情绪调节无效(IneffectiveCoping):与缺乏适应性情绪表达技能有关,表现为愤怒时攻击行为、焦虑时自我刺激;4睡眠形态紊乱(DisturbedSleepPattern):与环境敏感、日间情绪消耗过大有关,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5家庭应对无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