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儿童多动症进食分心护理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多动症进食分心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儿科神经发育行为门诊的护理组长,我每天要面对许多因“坐不住”“吃饭像打仗”来就诊的孩子。其中,6-12岁儿童多动症(ADHD)患儿的家长最常提及的困扰,不是课堂纪律问题,而是“孩子吃饭时总分心,一顿饭能吃1小时,追着喂、吼着喂都没用,身高体重都不达标”。数据显示,我国ADHD儿童患病率约为6.26%,其中70%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食行为问题,而进食分心正是最典型的表现——边吃边玩、频繁离座、食物含在嘴里不吞咽、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些看似“调皮”的行为,实则是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执行功能缺陷,直接影响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

我曾见过一位妈妈攥着孩子的体检报告哭:“医生说缺锌、贫血,可我买了各种补剂,他吃两口就跑。”也见过老人追着喂饭摔了碗,祖孙俩都挂了彩。这些场景让我深刻意识到:ADHD儿童的进食分心绝不是“管管就能好”的行为问题,而是需要系统评估、针对性干预的护理课题。今天,我将结合临床真实案例,从护理视角拆解这一问题,希望为同行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小宇,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确诊ADHD(混合型)1年。妈妈带他来做进食行为干预时,第一句话是:“护士老师,求您教教我怎么让他好好吃饭吧!”

据家长主诉,小宇的进食问题从3岁上幼儿园就显现了:在家吃饭必须开电视,否则吃两口就玩玩具、抠桌角;在幼儿园常被老师反馈“别人吃完了他还剩半碗”;近半年更严重——一顿饭要分3-4次吃,中途离座5次以上,总时长超过40分钟;偏好油炸食品和甜食,拒绝蔬菜,身高125cm(低于同年龄第10百分位),体重22kg(第25百分位),近1年身高增长仅4cm(正常应为5-7cm)。

病例介绍我们为小宇做了初步评估: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总分28分(临界值15分),提示明显多动-冲动;24小时饮食日记显示日均能量摄入约1200kcal(参考同龄男童推荐量1700kcal),蛋白质、维生素A、铁、锌摄入均不足;进食时观察记录:15分钟内玩勺子3次、看窗外2次、摸桌布1次,平均每口咀嚼时间27秒(正常5-10秒)。

这个案例集中体现了ADHD进食分心的典型特征: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抑制控制能力弱、感觉寻求行为(通过摆弄物品获得刺激)、对食物的感官敏感度异常(拒绝某些质地或味道的食物)。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护理评估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问题。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制定干预方案的基础。针对ADHD进食分心,我们需要从“生理-行为-环境-心理”四个维度展开,就像给孩子的进食行为“拍CT”,既要看到表面的“症状”,也要找到深层的“病因”。

生理评估首先关注营养状况: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判断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营养不良;检测血常规、微量元素(锌、铁)、维生素D等指标,小宇的检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10g/L(轻度贫血)、血清锌65μmol/L(正常76-170μmol/L),这解释了他食欲低下、注意力更易分散的原因——缺锌会降低味觉敏感度,缺铁则影响神经递质代谢,进一步加重多动症状。

其次是口腔功能评估:观察咀嚼、吞咽是否协调,有无舌系带过短等解剖问题(小宇无异常);询问是否有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小宇对芒果过敏,但家长已规避)。

行为观察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我们采用“进食行为记录表”,连续3天记录小宇每餐的:①开始/结束时间;②离座次数及原因(如“要玩具”“上厕所”);③分心物品(玩具、餐具、电视等);④食物种类及摄入量;⑤家长干预方式(催促、威胁、喂食)。

结果发现:小宇在有玩具的环境中,进食速度减慢50%;家长越催促,他离座频率越高(从2次/餐增至4次);对块状蔬菜(如胡萝卜)拒绝率100%,但接受蔬菜泥。这些数据提示:环境中的分心物、家长的负性互动、食物质地是主要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评估家庭进餐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餐桌位置、光线、噪音)和人文环境(进餐规则、家长情绪)。小宇家的餐桌在客厅,旁边是玩具架和电视;进餐时家人常看手机,偶尔讨论“你看谁家孩子吃饭多乖”;妈妈因焦虑常说“再不吃就饿肚子”,奶奶则偷偷喂零食。这种“无规则+高压力+低示范”的环境,相当于给小宇的分心行为“火上浇油”。

心理社会评估ADHD儿童常因进食问题被批评,容易产生“我吃饭不好”的负性认知。小宇曾对妈妈说:“我就是吃不快,你们别骂我了。”这提示他已出现进食相关的焦虑情绪;家长方面,妈妈的焦虑量表(GAD-7)得分12分(中度焦虑),奶奶则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家庭教养观念不一致,进一步削弱了干预效果。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