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多动症社交困难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儿科护理室的窗前,看着楼下花园里几个孩子追着蝴蝶跑,其中一个穿蓝T恤的男孩突然推倒了前面的小伙伴,被老师抱到长椅上时还踢着腿喊“我不是故意的”——这样的场景,我在过去十年的儿科护理工作中见过太多次。他们是儿童多动症(ADHD)患儿,一群被“失控”困住的小天使。
据《中国儿童注意力水平蓝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ADHD儿童患病率约为7.2%,其中65%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难。这些孩子并非“故意捣乱”或“性格孤僻”,而是因神经发育特点导致的注意力分散、冲动行为、情绪调节能力不足,让他们在“如何和小朋友玩”“怎样好好说话”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任务中屡屡受挫。
前言我曾听一位妈妈哭着说:“老师说我儿子总在小组活动时抢玩具,现在没人愿意和他组队;他回家就摔玩具,说‘我讨厌上幼儿园’……”社交困难不仅影响患儿的同伴关系,更会引发自卑、焦虑,甚至发展为品行障碍或抑郁。作为护理人员,我们不仅要关注“多动”本身,更要成为他们打开社交之门的“钥匙”。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3年9月,我在门诊接诊了8岁的小宇。他的妈妈刚坐下就掏出一沓家长群截图:“老师说他上课突然站起来走动,小组画画时抢别人的彩笔,昨天有个小朋友说‘不和小宇玩’,他就把人家的画撕了……”小宇坐在诊椅上扭来扭去,一会儿摸听诊器,一会儿踢桌脚,说话时眼神飘向窗外:“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才抢的!”妈妈补充:“在家也总和妹妹吵架,说‘妹妹讨厌我’,其实是他总把妹妹的积木碰倒。”评估量表显示,小宇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总分32分(正常≤15分),社交技能评定量表(SSRS)得分28分(正常≥40分),提示中重度社交功能障碍。这个“坐不住”的男孩,正被“没人喜欢我”的痛苦包围着。123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患儿,护理评估需从“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度展开,像拼拼图一样还原社交困难的全貌。
核心症状评估ADHD的三大核心症状——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是社交困难的“根源”。小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足10分钟(同龄正常儿童约20-30分钟),集体活动中常因“听不清规则”而误触同伴;多动表现为“身体总在动”(如说话时晃腿、排队时推前面的人);冲动则体现在“想到什么就做”(如抢玩具前不会先问“我能玩吗”)。
社交行为观察在游戏室观察小宇与同伴互动:他想加入“过家家”游戏时,直接抢走“妈妈”的玩偶说“我当爸爸”,同伴抗议后他大喊“我不管”,最终被排斥。这暴露了他“不会发起社交”“不懂轮流规则”“无法处理负面反馈”的问题。
家庭环境影响小宇的父母工作忙,祖辈带养时常用“别闹了!再闹没人喜欢你”来制止行为,这种否定式教育强化了他“我不好”的认知。妈妈坦言:“我们不知道怎么教他‘好好和小朋友玩’,只能批评。”
学校支持情况班主任反映,班级未针对ADHD儿童调整分组策略(如固定小宇与温和的孩子组队),也缺乏社交技能教学环节,导致小宇的问题行为未被及时引导。
这些评估结果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小宇社交困难的“链条”:核心症状→问题行为→同伴排斥→自卑情绪→更多问题行为。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我们为小宇制定了以下护理诊断(均符合NANDA-I护理诊断标准):01自尊低下:与长期社交挫败感有关(依据:自述“没人喜欢我”,在家通过攻击行为掩饰脆弱);03潜在并发症:焦虑/抑郁风险(依据:社交挫败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情绪低落、易激惹)。05社交互动障碍:与注意力分散、冲动行为导致同伴排斥有关(依据:无法持续参与小组活动,常因抢玩具、打断对话被拒绝);02家庭应对无效:与家长缺乏ADHD社交干预知识有关(依据:家长采用否定式教育,未掌握正向引导技巧);04每个诊断都像一把钥匙,对应着需要打开的“问题锁”。06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为小宇设定了“短期-长期”递进目标:短期(1个月)改善社交发起技巧,减少被拒绝次数;长期(3-6个月)建立稳定同伴关系,提升社交自信。具体措施需“量身定制”。
行为矫正:用“正向反馈”替代批评制作“社交积分表”:小宇每完成1次“正确发起互动”(如说“我能一起玩吗”)、“等待1分钟不抢玩具”,就盖1个星星章,集满10个兑换小奖励(如和妈妈去公园)。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他举着积分表喊“护士阿姨看!我今天有3个星星”时,眼睛亮得像小太阳——被看见、被肯定,是改变的第一步。
社交技能训练:把“大任务”拆成“小步骤”设计“社交五步法”:
①观察(站在旁边看小朋友玩什么)→②微笑(保持友好表情)→③提问(“你们在搭城堡吗?”)→④请求(“我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