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pptVIP

中药学:解表药(大学时张廷模教授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性能特征:

大多味辛发散

大多入肺、膀胱经

通过发散或发汗,解除表证;功效:

发散解表

祛风(胜湿止痛)

透疹、宣肺;适应证:

1、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

(温病、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表证);;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定义:

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称发散风寒药。

(又称辛温解表药);适应证:风寒表证

;麻黄;2021/10/10;一、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

;;三、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四、温散寒邪--寒痹、阴疽、

痰核;肺合皮毛,开阖腠理

表实无汗----发汗解表;肺气以通降为顺

咳嗽气喘----宣肺平喘;肺通调水道

水肿----利水消肿;“麻黄乃肺经专药,故肺病多用之。”

《本草纲目》;桂枝;2021/10/10;一、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二、温经通脉--寒凝血滞诸痛证

;;三、通阳化气--胸痹、痰饮、水肿;

;紫苏;2021/10/10;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特点:

兼能开宣肺气

兼有行气作用;二、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证

行散气滞,宽畅中焦;三、行气安胎--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四、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生姜;一、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二、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三、温中止呕--多种呕吐

四、解毒--中药物、食物毒;香

薷;一、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证

;阴暑证:感受风寒(静而得病)

----暑天风寒感冒

阳暑证:感受暑热(动而得病)

----类似中暑;二、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饮者唯宜冷服,则无格拒之患。”

《纲目》;麻黄与香薷功效比较;麻黄:发汗力强,为辛温发汗峻品,

善治风寒表实证。又宣肺平喘

香薷:发汗力弱,长于解暑化湿和中,

为“夏月麻黄”,善治阴暑证

;荆芥;2021/10/10;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祛除风邪,解除表证

;二、透疹止痒--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

;三、消疮解表--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四、止血--出血证;防风;2021/10/10;一、祛风解表--外感表证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

“防风为风病之主要……驱除外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

《本草正义》

;辛而不燥,乃风药中润剂

三、止痉--破伤风;羌活;2021/10/10;一、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特点:

1、主要用于身半以上风湿痹痛

2、药性辛燥,为风药中燥剂;藁本;2021/10/10;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

颠顶头痛

颠顶痛,非此不能治。

(张元素)

;二、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证;白芷;2021/10/10;一、祛风散寒--风寒表证,头痛

表证兼有头痛(祛风止痛)

表证兼鼻塞流涕

;二、通窍止痛--鼻渊

前额、眉棱骨痛

齿痛;“白芷……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之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

《本草求真》;三、消肿排脓--疮疡肿痛

四、燥湿止带--寒湿带下;细辛;2021/10/10;一、祛风解表--风寒表证

阳虚外感

“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

《本草经疏》;风寒之邪细辛、麻黄

阳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

附子身微发热恶寒甚剧;二、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平时收集整理,如果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联系本人删除,本人在看到消息后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