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 [4]邱原刚,姚雪艳,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及影响 参考文献 因素的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8):710-714. P.Bluntednoctumedfoginblood [5]Verdecchia in [1]李景霞,刘军,陈卫文,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 pressurehyperten- sivewomenwitllfuturecardiovascularmorbid 的临床意义探讨.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2):76-78. event.Circulation. [2]马天容,张善同,阮景纯,等.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 1993,88(3):986-992. 测的比较.心肺血管病杂志,1997。16(4):261-263. [6]俞凤,邹尔斌。鲍正毅.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与靶器官 [3]韩俊平,郭艺芳.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用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 损害关系的研究.高血压杂志,2000,8(3):234-236. 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68-69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 曾勋枝 【摘要】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此病 合并症多,是儿科II缶床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近些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 1病因及病理 特殊的设备,检测结果出来比较慢,宋文琦等采用免疫层析 毛细支气管常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发病,其他病毒 分析技术(ICA)来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与临床常用的 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也可引,常发生于2岁以下 检测方法结果有很好的符合率,出结果迅速(15min),且操 的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常 作简便,试剂的稳定性好,不需要任何检测仪器,作为临床早 通过飞沫或者被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多表现为流鼻 期诊断BSV感染的实验,并适用于任何医疗机构。 涕、咳嗽、喘息、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哕音、吸气时下胸部凹陷 3治疗 和(或)鼻翼扇动等。主要病变部位在于细支气管,当病毒侵 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目的是解除呼吸道的梗阻、改 入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可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细支气 善通气、控制喘憋、防止合并心衰、呼衰。主要以药物为主的 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出现水肿,腺体增生,同时腺 抗病毒、平喘等治疗。 体分泌增加,此时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粘液形成活动性栓子, 3.1抗病毒治疗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病毒唑、 导致管腔部分或者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肺不张等,由于呼 更昔洛韦、干扰素、聚肌胞、丙种球蛋白等。病毒唑可抑制鸟 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导致严重的毛细支气管上皮损伤。因 嗦吟转移酶的活性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更昔洛韦通过竞争 此可能诱发喘息以及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lo呼吸道合胞病 性抑制DNA多聚酶,直接渗入病毒DNA,从而抑制病毒DNA 毒引起的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呼吸道合胞 合成,发挥抗病用。干扰素阻止可病毒的复制还具有免疫调 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起关键作用。【21 节作用。聚肌胞是干扰素诱导剂,干扰素是在其诱导剂作用 2诊断 下,由体内多种细胞释放的一种糖蛋白,它不是直接作用于 2.1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多见于6个病毒,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的基因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 月以下的婴儿;临床特点以急性发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