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语》与广西粤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新语与广西粤语 林亦 广西大学中文系 屈大均(广东新语)共28卷,每卷述一类事物,凡广东之 天文地理、人物风俗、物产经济,无所不包。屈氏生于明崇祯三 号菜圄,广东番禹人。书中虽仅在卷十一《文语中有。土语” 一条专论方言土语。但此书所记均广东十郡之所见所闻,我们可 从中窥见不少明末清初广东的方言。而且屈大均生活的年代,也 正是许多广东人移居广西的时代。 粤今为广东省简称。作为承古的族地概念,与后来的行政区 划名称是有区别的。两广境古属南粤(越)地。新语常称东 粤、西粤,可见粤概两广。 诗语)“粤歌”:。粤俗好歌”,。东西两粤皆尚歌,而西粤土 司尤盛。”说明西粤多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广 西说是宜州人,(新语云为阳春人,故事情节雷同。作为方言 学的概念,粤语亦覆盖两广,平话为粤语之一支。广西境内的粤 方言,并非都是近代自广东来。早期北语南下.经由广西顺流下 广东的历史不应忽视。 狭义的粤语,即广麝白话,则是翳清后陆续自广东溯江西渐 的。。南宁市在一百多年前仍主要通行官语、平话和壮语,讲白 话的只有很少人。20世纪以后,操白话的居民才陆续增多。抗 战期间,大量的广东人移居南宁,南宁市才通行白话,后来逐渐 96 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取代了当地的官话、平话和壮话。”(欧阳觉亚1995)南宁的地 方戏邕剧就是用蓝青官话唱的。 近一二百年来,广州话逐步取得粤语标准语的地位。通称白 话。其他地区的粤方言则多以地名冠之,对外总卑称村话、土 话、土白话等,然而或许这村、土正是早期粤语的正味。使得广 州话与其他粤语次方言拉大距离的主要原因,是广州话受权威方 言影响的文读形式扩散速度相对要快,逐步挤掉了白读形式。 东莞县志(1911年重刊本):“考莞旧志称东晋时中原士大夫 徙居于此,今邑中旧族溯其先无不来自岭外。五代南宋闻至者尤 多,一而又僻在东南,无广州四方杂外语音混淆之嫌,其方音似更 胜也。”间接指出广州话受通语及其他方言影响而变化较快。本 文从广东新语选择数条较为特殊的方言材料,参之广西部分 粤语及平话方言,探讨屈氏之时广州话的。正味”。分语音和词 汇两部分。 语音部分 1.轻唇读重唇的残迹 番禺之。番”读重唇自不待言。文语)。土言”:“广州谓新 妇et,b抱。”“新妇”是东南许多方言共有的词语。广州话至今仍 说。心抱seml p.—4”.包含两种语音现象,一是“妇”读重唇 ∥;二是古豪模韵同音。“妇”为广韵有韵唇音字。与多数 方言一样,流摄部分唇音字入遇摄。广州话里,遇摄三等唇音除 微母外已变轻唇音,读fu。“妇”的文读也不例外。但在“新 妇”一词保留重唇,故与模韵唇音字一起复元音化,与豪韵的 “抱”同音。“新”因P‘而韵尾同化为一rll,读同。心”。南宁、百 色豪模韵亦混.“新妇”读4m1 p‘u4或4m1p‘u4均可;梧州模 豪不混,读nml一u4,“抱”念p‘ou4。平话“妇”读轻唇音,亭 子说4饥1fu4。宾阳说{anlfou4,故“新”没有读成“心”。 ‘广东新语)与广西粤语 97 2.齿音读舌音 齿音读舌音的现象,闽、客、赣等方言比较多,粤语只有一 些残迹。“顺德谓欺日到。史记):‘张仪日,不如出兵以到之。’ 索隐日:‘到.欺也。犹俗云张到。’谓张网得禽兽也。到,得 也。张仪善欺,故谓欺人日张到也。”此引自《史记,韩世家。 (索引原文:“到,欺也。犹俗云‘张到’。然(战国策)作 ‘劲’,劲,强也。”王念孙认为作“劲”是,“到”乃形近之误。 (见读书杂志·战国策一)“到秦”条) 索引)所言不好理解,屈氏的解释也颇牵强。至于。到秦” 当为“劲秦”,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既然(索隐)有“犹俗云 ‘张到”之语.可见唐代俗语确有管“欺骗”叫“张到”者。能 否假设“张到”为切语。是“欺”义的口语音。现代。欺”也多 用于文言,口语一般另有说法。广东通志)(1864重刊本): “广州谓欺日到。”今梧州老派说t』iu6,音同“赵”。今客家话也 有此说,江西的龙南、’全南、定南等地说tJau,安远tst3,于都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