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媒体工具在档案馆服务中的应用可行性与案例分析
摘 要:社交媒体工作随着Web 2.0的革命,更加深刻地进入到大众生活中。与此同时,它也深刻影响了档案部门的公共服务工作。档案馆在其服务中运用社交媒体工具,不仅是对人民生活方式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的某些性质与档案馆的服务方式相契合。与此同时,部分欧美国家已经开始了在其服务中运用社交媒体工具的尝试。文章通过介绍、分析欧美实践成果,为我国档案馆在其服务中应用社交媒体工具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社交媒体;档案馆服务;可行性分析;欧美案例
Abstract:With the revolution of Web2.0, social media has had a deeper access to public life and even affected public service in the archives.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tools does not adapt to the way people live, but agrees with service mode in the archives. Meanwhile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tried the social media tools in archives serv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practices in these countr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tools in Chinese archives.
Key Words:Social media;Archives service;Ffeasibility analysis;Case study in Europe and America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戴维·菲尔里在其博客中提到:“……如何巧妙地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机构的关键任务之一。随着大部分联邦机构以及白宫运用社交媒体的经验不断丰富,在档案馆的工作中运用社交媒体,我们可以更多地协同工作,为对方和公众提供更大限度的服务和透明信息,并邀请公众参与到我们的行动中……”[1]
1 社交媒体工具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应用现状
在Web 2.0环境下,网民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也同时是它的生产者。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工具就是在这样的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有:Flux RSS 、Blog、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在我国,有“豆瓣”、“人人网”、“微博”、“互动百科”、“优酷网”等本土社交媒体平台。
1.1 Web 2.0 环境下社交媒体工具的概念。“社交媒体”(也称“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分享意见、观点和经验的工具和平台。根据法国著名信息学家Alain Lefebvre先生的观点,社交媒体以网络为主要载体,以“独立的个人”建立社交圈子,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等。[2]简单来说,社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
世界上最早的社交网络雏形出现在1978年(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随后1995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交友网站:M。自2004年Facebook、2006年Twitter建立后,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公众生活的“必需品”。
1.2 社交媒体工具的分类方式。国内外不同专家对社交媒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Thelwall根据社交媒体工具设计的不同目标,按照社会化(Socialisation)、社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和导航(Navigation)将其分为三类;根据国内社交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社交媒体”可大致分为八类:社会关系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ites);视频分享网络(Video Sharing Sites);照片分享网络(Photo Sharing);合作词条网络(Collaborative Directories);新知共享网络(News Sharing Sites);内容推选媒体(Content Voting Sites);商务关系网络(Business Networking Sites);社会化书签(Bookmarking Sites)等。
1.3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世界范围内(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pptx VIP
- HF75过氧化氢消毒液产品技术标准2023年.docx VIP
-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解读.pdf VIP
- 职教高考教程数学冲刺复习001集合与不等式.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品种类型.pptx VIP
- 深度解读《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pptx VIP
- 林场基本情况-国有河南卢氏东湾林场-国家林业局.DOC VIP
- 复合材料发展史.pptx VIP
- 2018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试题:第八章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